序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如此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廊和千年不断的历史文明,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前来欣赏赞叹、考察学习、甚至是虔诚礼拜为之朝圣!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我们精心编写了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这里的“画”不仅仅是莫高窟的壁画还有莫高窟的塑像、建筑、历史图片、历史遗迹等等。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我们将用充满温度感的文字来传递出历史信息的点点滴滴,“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大家聆听到绘画的声音,让声音传递美丽的绘画!
狩猎图
狩猎图在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作品中是常见的主题,在莫高窟狩猎壁画之前,它已在史前岩画、先秦青铜器、汉画像石以及魏晋墓葬砖画和壁画等绘画艺术中大量出现。
在莫高窟壁画中,从西魏到宋代的壁画中都有反映。在第窟窟顶北披,绘有经典的山中狩猎画面,猎人捕鹿射虎,场面十分惊险,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莫高窟第窟北披狩猎图画面中一人骑马回头射杀白虎,另有一人骑马追逐前面的三头野鹿,山林间连绵的山峦,还有野牛、野猪等悠闲其中,刻画得十分逼真,人物鸟兽活跃于山林之间,表现方式或是以线条勾勒,或是以色块涂抹,是敦煌最生动的狩猎图之一。
狩猎图在敦煌莫高窟这一佛教圣地中大量出现,似乎背离沙门清净之法,这对于佛教徒而言,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这幅图中有两处狩猎场景:画面上方三只矫健的鹿并排向前狂奔,后有一名猎人跨马疾驰,穷追不舍,并手举标枪,作投射状。鹿从来都是狩猎的好对象,其在狩猎图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譬如群鹿怖畏猎师,既得免离,若得一跳,则喻一归,如是三跳,则喻三归。以三跳故,则受安乐。众生亦尔,怖畏四魔、恶猎师,故受三归依。——《大般涅槃经》卷5《四相品》
这里是以鹿为代表来泛指猎师所射杀的一切动物,其逃命奔跑之三跳,又喻众生为脱离尘世的各种烦恼和生死轮回之苦而应向佛门三皈依。狩猎图像的出现正是意在劝人勿杀生,佛教的这种不杀生观念,被画工按照自己的理解绘制成情节类似的狩猎图,这也是莫高窟壁画中狩猎图数量繁多的主要原因。
(来源: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