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圈友要问,雨雪与云冈石窟有什么联系,是呀,我也纳闷,怎么取了一个这样的名字?或许是期盼多天的雨雪终于在这个新春下了,也或许正是有了这场春雪才有我在城里校对的机会,也就有了偷闲翻阅过去游历的经历,于是也就有了这篇游记的更新。感谢这个雨雪的天气。说起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大家或许都想起与其齐名的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但是,就其云冈石窟的雄伟、多彩、历史渊源或许和我一样,如果不是到了这里,还真的不知道。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中国的视觉艺术不能仅仅从卷页、书谱当中看,它最伟大的作品在长天大地之间,在那种边远地区的荒原上,在北部的山冈上,在那些地方它显得那么伟大,那么宏伟,又那么孤独……”或许这句话准确的形容出了云冈石窟雄伟的旷野之美,它纵然也出现在了书本和荧屏上,却无法比拟你亲身面对它的一瞬。——也算题记历史上的大同叫平城,历朝历代都是边关重镇。一千六百年前,来自关外的游牧民族--鲜卑族,统治了这片土地,并在此建立了北魏王朝。为了更好地统治汉民族,巩固政权,开国皇帝拓跋珪将佛教奉为国教。我记得我的大同朋友写过一首诗,“北魏京师修佛道,盛唐由此出关山,文瀛湖畔翻浪卷,雁门关外山对川。”很好的阐释了那座有故事的城市大同——北魏平城。云冈石窟就位于大同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塞北那种最常见的山,不高,但苍凉辽阔。远看一片土黄,近看却别有洞天——石窟依山开凿,坐北朝南,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密密麻麻的大小石窟,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灰色的半山腰上。主要有洞窟45个,大小窟龛个,石雕造像余躯,不仅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我曾经两次前往,不仅石窟文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新增的景致,小桥流水、塔影、佛道给我留下更多的遐想和记忆。有人说冬天才是属于云冈石窟的色调,我去的两次一次是夏季,一次是秋季,个人的感觉最难忘的是秋季色彩。绿里裹着黄,黄里透着灰,凌利中透着的暖意秋风、一排排整齐的石窟、粗狂的雕像,给人浑厚古着,庄重典朴,或许我正是被它的雄伟气势所震慑,所感染,所记忆。从云冈石窟大门而进,就走进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礼佛大道,13对石刻骑象四棱神柱排列在大道两旁,骑象四棱神柱的底座是平和静黙的石象,背驮细密花纹的莲花座,神柱的每一面刻有双排并坐的佛像。沿着修葺一新的礼佛大道,就是礼佛浮雕石墙,石墙上刻画出北魏时期礼佛时的旌旗招展和车水马龙场面。两面有两个佛像,具体是谁,也没有考究,从这里沿宽阔的大道经山水殿堂,在塔影的印照下,穿过秀水廊桥,就来到云冈石窟群,只见“入佛知见”四个字映入眼帘,正如我从一篇博文中看到的那样,或许是受佛开导,拥有与佛一样的智慧和境界,那佛的知见是什么?或许从这里可悟出一二。据网上资料和门票上的介绍,云冈石窟可分为三段,东段从第1石窟至第4石窟,石窟中以石塔为多,故称为塔洞;中段从第5石窟至第20石窟,石窟高大而宽敞,以佛像为主,洞壁上多有小佛像浮雕;西段从第21石窟至第45石窟,石窟以小石窟为主,由东向西,由第1窟一直排列到第45窟。如果说一个石窟一个石窟的介绍,我想,网络上都有,这里随我的镜头一起走进几个典型的石窟,或许能让我们从石窟文化中得到一些启示。第5、6石窟合称为云冈摩云,被誉为云冈石窟的“云冈第一伟观。”在其石窟的外面,有一组古建筑,斑驳得露出木质的漆柱勾栏,暗绿色琉璃瓦斗拱飞檐,五进四层的游廊木构楼阁,或许也正是千百年来这组窟外的建筑风霜雪雨的遮挡,才得以“云冈第一伟观”至今仍光彩夺目。走进第5石窟(大佛洞),石窟内又分为前后两洞,洞内佛像琳琅满目(洞内是不能拍照的),彩带飘弋的飞天(也在这个时候,莫高窟的飞天形象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争奇斗艳的神兽,挤满了整个石窟的石壁,使石窟充满盎然生气。依贯进入第6石窟,也叫释迦佛洞,石窟中间是顶天立地的双层方形石塔,塔身四面均雕刻着立佛,石壁上刻有浮雕壁画,虽然经过千年的历史风霜,至今看起来仍然非常精美。第16窟的中间巨佛立于莲柱上,昂首挺胸,气概非凡,被西方游客誉为美男子。第十八窟释迦立像,身披千佛袈裟,娴熟的雕凿技法,堪称佳作。第20石窟的露天大佛是云冈最富标志性的佛像,也是云冈石窟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面容丰满端庄,双肩宽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结跏趺坐状,手示呈大目如来定印状,定印,是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的意思。据说是这佛像是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他恢复佛法,开凿云冈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态,表现出佛教徒对他的敬意。光明普照,这个简单的词语正是描写这个大佛,只见他表情丰满,神秘莫测,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不一样的表情。威严中露着慈祥,慈祥中又不失严肃,使人望而起敬,但又并不冷若冰霜,在一闪而过的光束中,仿佛面带一丝笑意,可亲而不可近。这正是人神一体的魅力,神不再只存在于神话中,而多了一些人间气息(网络上摘录的)。四十多个石窟各有千秋,但都是石窟精品,有的石窟雕刻的是众多本生或佛传故事;有的内容丰富多彩,富丽瑰奇,实为云冈石雕罕见的艺术珍品;有的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有的身着厚重的毛毡披,胸着佩结带,大裙齐胸,立于莲花座上,显示出道武帝拓跋硅征服鲜卑诸部,建立北魏王朝的英雄气概……如果说我国四大石窟各有其精华,各有其特色,云冈石窟与其他石窟不同的是它完成于一个朝代、一个民族,代表了鲜卑拓拨氏建立的北魏王朝,精彩的云冈石窟背后是更精彩的一段波浪起伏的王朝历史。带着对这千年石窟的探寻和精彩艺术的流连,我们一路走一路欣赏回味,就来到“石破天惊”影壁,经过石佛古寺、昙媚石壁、云冈写经院,就返回云冈石窟出口,经过一条仿古街,我们开始下一个目标征程,探寻平城的记忆。有人说旅行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你能从自己的内在中找到真正需要的东西;对我而言,旅行就是帮助我发现内在得“不同的我”“不一样的风景”。在山西游历多年——我想知道,在应县木塔的我、在恒山悬空寺的我、在绵山、平遥的我、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我,在四大佛教圣地“五台山”的我,在云冈石窟、古称平城探寻的我,跟现在的我有什么不同。——也算后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