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图片 >> 正文 >> 正文

莫高窟小知识之敦煌石窟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4/12/26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提到莫高窟,人们就会想到敦煌。

有些人可能会把莫高窟和敦煌石窟混为一谈。

敦煌石窟,是一个石窟群,而莫高窟则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员。

敦煌石窟群,包括酒泉代管的敦煌及下辖的瓜州、肃北、玉门等地的多处石窟。其中敦煌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和瓜州的榆林窟,由敦煌研究院管理。其他各处石窟由当地文保部门管理。

敦煌市——莫高窟、西千佛洞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东南鸣沙山东麓。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延续到元代。目前编号石窟75个,其中北区个,南区个。其中含有壁画、雕塑的石窟集中在南区,面向公众开放的有71个石窟。北区为僧侣居住、禅修、埋葬的功能区,目前不对外开放。

西千佛洞,位于敦煌城以西的党河峡谷断崖上,还包括东边不远处党河北岸的南湖店石窟。始凿年代不详。编号石窟有22个,目前只剩下党河峡谷内的19座石窟。南湖店石窟原有三座,其中一座已毁,另两座复原到莫高窟北区的两个新建洞窟中。这19座石窟,最早的为北魏,最晚的为宋代。

另外,年对西千佛洞的未编号石窟曾进行过一次清理发掘,清理出石窟42个,多数与莫高窟北区石窟功能相同。

瓜州县——榆林窟、东千佛洞、小千佛洞、旱峡石窟、碱泉子石窟

榆林窟,位于瓜州县城南70多公里处的榆林河谷两岸峭壁上,东崖存1窟,西崖存12窟,共存4窟。始凿年代不详,现存石窟最早为唐代,最晚为清代。目前开放石窟15座。

东千佛洞,位于瓜州县桥子乡南5公里的峡谷两岸崖壁上,现存2个石窟,其中9个窟有彩塑和壁画,因此拥有编号。大约开凿于西夏时期,洞内壁画、彩塑的营造一直延续到清代。自9年8月起,东千佛洞已停止开放。

小千佛洞,也叫下洞子石窟,位于瓜州县城南50公里处的榆林河谷两岸峭壁上,现存有8个带壁画石窟。大约开凿于五代,直到近代还在营建。不对外开放,目前洞窟内壁画正在修复中。

旱峡石窟,位于瓜州县城南50公里处的旱峡口西崖,有两个石窟,还有一个废弃石窟。两个石窟中,一个石窟内只剩下残缺的造像,另一个石窟内有西夏重修壁画。石窟大概开凿于北朝。

碱泉子石窟,位于旱峡石窟东南几公里外的碱泉子峡谷。存有24个小石窟,只有一个石窟内有壁画,脱落严重。

肃北县——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

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县城北20公里处的党河两岸崖壁上,有近二十个石窟,大部分为残窟,只有并排的4个保存完好,且内有壁画。大约开凿于北朝晚期。

一个庙石窟,位于肃北县城北12公里处的党河东岸吊吊水沟北面断崖上。有两个石窟,一个做僧房用,另一个为礼佛窟,有残存的壁画。开凿年代不详,残留壁画有唐末五代风格,还有民国时期的绘画和题记。

玉门市——昌马石窟

昌马石窟,位于玉门市昌马镇水峡村附近山崖上,包括大坝石窟和下窖石窟。

大坝石窟在水峡村北,残存十余窟,内部壁画、造像已毁,有一窟窟顶曾发现光绪二十三年的长篇题记,另一窟发现了民国时期的供养人题名。

下窖石窟在水峡村西南,残存11窟。其中2号窟和4号窟保存情况较好,里面的塑像已残破,但壁画保存较好。石窟大约始凿于北魏时期,西夏时期经过重修。

下窖石窟,近几年进行了壁画修复,以及崖体加固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有正式开放的可能。

另外,玉门的红山寺石窟、红柳峡石窟、十佛洞石窟、积阴功台石窟,一般也被列入敦煌石窟群中。其中红山寺石窟,最早建于唐代,其他三处石窟都是清代到民国时期开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