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区诗人、文化学者张嵩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系列文章《诗词中的宁夏》,以诗词为切入点,对宁夏历史文化进行解读,既展现了宁夏悠久的历史风貌,又能使人们从中了解到诸如岁月更替、地域变迁、风俗民情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其中还有对历史上与诗词有关的一些误读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阐释和订正。该系列文章对于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宁夏、提高宁夏的美誉度必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属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又称“饮马行”。《昭明文选》五臣注(唐代开元时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合注本,世称“五臣注”)说:“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人路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曲名由此而来。因为词曲中常用“长城饮马”或“饮马长城”称之,后逐渐演变成古乐府瑟调曲名——《饮马长城窟行》。郦道元撰《水经注》亦说:“余至长城,其下有泉窟,可饮马,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信不虚也。”行,则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王灼《碧鸡漫志》云:“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宣统固原州志》卷八艺文志选以《饮马长城窟行》为题的诗六首,分别是陆机、陈琳、王褒、张正见、陈后主、隋炀帝杨广的;编纂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民国固原县志》卷十艺文志选《饮马长城窟行》为题的诗七首,增加了汉乐府一首;由宁夏文史馆年编的《宁夏历代诗词集》则收录同题作品五首,少了陆机和隋炀帝杨广的诗作,增加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作品。从以上选本所选诗作来看,基本上都与宁夏有关。所说“长城”,指的就是经过今宁夏固原境内公里的秦长城。《宣统固原州志》地舆志·古迹载,秦长城,按《纲目》:“秦灭义渠,筑长城以御边,即此。地在州西北十里,有遗址。”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亦载:“秦长城,在县(固原)北十里。”为了防止匈奴的侵扰,秦王朝驱使百万役卒修筑长城,残酷而无节制,使无数人被折磨致死。秦修长城的历史,也是一部血泪史,中间有着许多的悲情故事,也曾激起历代许多诗人的愤怒和感伤。汉乐府名篇《饮马长城窟行》写道: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这是东汉之前即流传于民间的歌诗,全诗写思妇对于远行在外丈夫的思念,从开始的魂牵梦萦,忧心缠绵,到收信的欣喜,再到看信后重逢的希望落空。通过描述妇人迫切盼望的凄苦心情,将其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作了完整而深入的刻画。但这首诗除了诗名外,似乎与长城并无多大关系。而直接摹写长城造成民间痛苦的诗篇,东汉末文学家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就现存的作品来说,要算是最早的。其诗云: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皆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诗围绕良人远戍边塞、妇人独守内舍这一情节,反映了人们苦长城之役、伤亲人不归的心声,情真意切,真实生动,读来令人潸然泪下、肝肠寸断。嗣后关于这首乐府诗的拟作则层出不穷,从曹操曹丕父子到隋炀帝杨广再到唐太宗李世民,都对《饮马长城窟行》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但不论是其后的王褒、张正见、沈约、陈后主、隋炀帝杨广,还是唐太宗李世民、虞世南、王建等人对这首古乐府的拟作,就其内容而言,与“饮马长城窟”所描述的本事是愈益远离,而在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上则文人化色彩更加的浓郁。秦长城在固原历史上发生了许多的事件,演绎出了许多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虽然它有着太多的出处和版本,但在彭阳县秦长城脚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听起来似乎更为真实。在故事流传的地方,有三个地名就叫人惊诧,一个是孟塬,一个是姜洼,是以孟姜两姓为名的;另一个是万寨子,孟姜女的夫家姓万,这三个地方离得不远。据当地人讲,“姜孟两家是邻居,姜家种的葫芦的果实,后来结到孟家的院子里,孟姜女是两家将葫芦一分为二分时从里面生出来的奇女子”。还有一首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歌《孟姜女探夫》,歌中唱道:“正月里探夫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人家夫妻团圆住,孟姜女丈夫造长城……三月里探夫是清明,家家户户祭祖坟,人家祖坟飘白纸,万家的祖坟冷清清……十月里探夫小阳春,想起我夫泪淋淋,心中只把秦皇恨,强迫我夫造长城。冬月探夫雪花飘,一心要把夫君找,长城天气多寒冷,我夫无衣命难熬。腊月探夫过年忙,家家户户喜洋洋,看看新春佳节到,孟姜女两眼泪汪汪。”不管怎么说,在彭阳县境内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由来已久,广为传诵,这与秦长城从这里穿过是密不可分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修筑长城、征召民夫,致使夫妻离别、家破人亡的悲惨境况,也说明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残酷无情。偶然也罢、巧合也罢,我想,只要有长城的地方,孟姜女哭长城的事情就一定存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内容注定都是一样的。哭就是反抗,哭就是对统治者的不满,哭倒了长城也许就是孟姜女们众多同情者的最大愿望,也是弱者的一种无奈。《饮马长城窟行》虽然是诗,但也起到了“诗史”的作用,让我们熟悉了更多关于秦长城的历史,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使我们肃然起敬。(张嵩)
审核:冯涛编辑:孙建平校对:马晓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