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浏览约莫须要4分钟。
穴洞内景
图源:敦煌研讨院
期间:中唐(西夏重建)
形制:长方形盝顶,西壁设涅槃佛坛
实质:甬道顶宗旨西夏画团花图案,南披西夏画趺坐佛十身,北披趺坐佛存六身。南壁底层中唐画抚育比丘四身。北壁底层中唐画抚育比丘三身,吐蕃装抚育人一身。
窟顶东披东南边净土变
图源:网络
主室窟顶宗旨南起画南边净土一铺、千佛、上方净土一铺、千佛、朔方净土一铺。东披南起画赴会菩萨、东南边净土一铺、赴会菩萨、东方净土一铺、赴会菩萨、东朔方净土一铺、赴会菩萨。西披南起画赴会菩萨、西南边净土一铺、赴会菩萨、西方净土一铺、赴会菩萨、西朔方净土一铺、赴会菩萨。南披画普贤变,双侧赴会菩萨。北披画文殊变,双侧赴会菩萨。
西壁坛上释迦涅槃像
西壁菩萨、罗汉
西壁天龙八部西壁坛下北侧末罗族乐舞抚育图源:网络
西壁坛上塑释迦涅槃像一身。壁画菩萨十九身、罗汉十七身、天龙八部十四身、维摩诘一身及散花飞天五身。坛下宗旨净土变一龛。龛外南侧画南边毗琉璃天王、金刚力士、须跋陀罗入灭等,龛外北侧画朔方毗僧人天王、金刚力士、末罗族乐舞抚育等。
南壁
南壁西侧学生举哀图
图源:网络
南壁塑立佛一身。佛光东侧画局势至菩萨、飞天、抚育菩萨各一身,西夏画抚育比丘一身(有回鹘文题记)。佛光西侧画学生举哀图、菩萨、飞天,上迦叶奔丧。
北壁
北壁西侧列国国王举哀图图源:网络
北壁塑倚坐弥勒佛一身,座下西夏画抚育比丘二身、男抚育人一身。佛光东侧画观音、飞天各一身。西侧画列国国王举哀图,上画佛母闻耗。
东壁门上惬心轮观音与抚育菩萨
东壁门南密严经变
东壁门北金光辉经变
图源:网络
东壁门上画惬心轮观音变一铺,双侧抚育菩萨各一身;门南画密严经变一铺,下屏风八扇,画梵天等诸问;门北画金光辉经变一铺,下屏风八扇,画流水长辈子品、牺牲品。
释迦涅槃像头部图源:网络
此窟的释迦涅槃像为唐朝塑造。长15.80米,头南足北,面东横卧于主室佛床上,佛床长17.20米、宽3.5米、高1.43米。右手平坦置于团花锦枕上,托着饱满的脸颊,睡态伸展安逸,完全比例调和,外型富丽,透过质薄如纱的赤色圆领僧衣,呈现女性肌体宛转丰润而稍微升沉的弧线美。脸部神情的描述详细入微,形容尽致地展现了佛涅槃时的内涵精力境地。抿着的嘴唇和稍微上翘的嘴角秀丽动人,似在静谧中带着一丝发自心坎的喜悦。弯弯的长眉下,半闭的秀长双眼表现出回味无穷的神情,暴显现一种智勇双全、冷静安详、泰但是归的脸色,全无面临灭亡的悲凉和恋世之感。卧佛死后布满哀伤氛围的大幅壁画,产生热闹纷纭、动乱担心的戏剧性场合,加倍衬着出释迦牟尼涅槃的超常脱俗和纯洁高超。
参考与引用文件:
[1]《敦煌石窟实质总录》,文物出书社年12月第1版,第62页。
[2]《敦煌艺术大辞典》,上海词典出书社年12月第1版,第—、、页。[3]沙武田:《敦煌莫高窟第窟与粟特人关连试考(上)》,《艺术计划研讨》年第1期。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