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朋辈欢饮,祭祀祈福,敦煌三月岁时节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2/4/18
北京扁平疣网上医院 http://m.39.net/news/a_8605173.html

岁时者,是人类社会所形成的常规性定时、定制的习俗和群体活动。全世界各民族都因其历史背景或地理环境的差异,而有着各自特殊的岁时节俗,在这种共同的生活层面,充分表现了人类追求和谐幸福生活的理想。

敦煌民间的岁时节日包含有民俗、礼俗和佛俗等内容,反映了三个主要的文化因素:

农耕图莫高窟第61窟南壁五代

农耕收获图榆林窟第20窟南壁五代

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人们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为了配合季节和气候的变化,适应农事和生活,也为了调剂单调的农事时序,人们就不断地定出许多节日,并以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或纪念仪式来活跃生活,增进群体生活的乐趣。这些积习相沿日久,遂成为民间所普遍重视与遵循的岁时活动。

灵魂崇拜与宗教心理:民间信奉传统“精灵信仰”的宗教意识和祈福于神的迷信心理,使大众逐渐产生了各种拜天敬神的祈福行为。至于每逢节令又有许多咒术和禁忌等,则是源于驱逐邪魔与祈求降赐吉祥的原始宗教心理。

天王画像榆林窟第15窟前室东壁中唐

传统的伦理观念:我国的伦理思想大多与返始报本、慎终追远有关。所以逢年过节,多以虔诚严肃的心情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与怀念。这种以祖配天、敬天法祖的思想和仪节,就像磐石一样,牢牢地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所有成员,并推向无限的未来。

上述文化要素配合当时当地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因此产生了许多与自然、人文相互关联的故事与节令。看看敦煌岁时节令中的三月有哪些活动。

三月三:在水边举行的除灾疾、去宿垢的祭祀,是周秦以来祓禊之俗的流传,由衙府临水设供、焚槠钱赛神。唐代兴盛禊饮,朋辈相聚饮宴,寺院僧人亦设宴欢庆。

寒食清明:要休假三天。《书牍轨范》(S.)中说:“节名寒食,冷饭三晨。”在假期中人们筵座饮宴,如北宋初的《衙府账目》(S.)记载了寒食节的一次饮宴情况,当时共用面“五十三石三斗九升七合,油一石七斗三升四合四勺”,用面总数为二月初八行像的17倍还多;设乐踏舞,如S.中“大蕃岁次辛巳()闰二月廿五日,因寒食,在城官僚百姓,就龙兴寺设乐”就可为证;还有郊游、上坟祭拜等,而且寺院里也行寒食扫墓之俗,如《寺院入破历》(P.v)中记载:“粟叁斗伍升卧酒,寒食祭拜用”、“粟壹斗,寒食买纸用”。其祭拜的对象应是已故的大德高僧。

祭川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现怪物,所以以神祀之。三月雨季将到,祈祷川原之神护佑,无使旱涝灾害发生。

风伯莫高窟第窟西壁五代雷神莫高窟第窟西壁龛顶初唐雨神莫高窟第窟西披西魏

祭雨师:敦煌是典型的沙漠性气候,更需要雨师的保护。州内设雨师神舍,每年立夏后申日祭雨师,由衙府主办(雨神名记蒙,龙首、龙爪、人身,有双翅,在空中边飞行边向人间降雨)。

迎夏:《礼记·月令》上说:“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这是我国的传统礼仪,归义军衙府每年都要在敦煌南城郊赛神,特别是迎夏还祈赛祆神。

罢四季道场:自古我国就有时傩的风俗,《礼记·月令》上说:“季春之月,命国难(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在季节变换的时候行祈禳之俗,佛教在此时以道场的形式出现。

文章摘编自《盛世遗风——敦煌的民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