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现已开启,请看官们在文末发表观点
来源:新华网、瞭望周刊
千年莫高窟,
记录人类文明交融荟萃。
百年敦煌,
见证历史沧桑国运兴衰。
孤灯草菇伴长夜,
夜夜风铃入梦来。
一群年轻人,
为何留在大漠深处,
坚守几十年?
大漠深处有怎样的悲欢离合?
又有怎样的人间冷暖?
请随阿甘哥走进《国家相册》
第六十集:千年莫高窟
走近一群守望人类遗产的人。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敦煌在中国
而敦煌学却在国外
有人曾说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年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花两银子
从莫高窟带走了多件精选文物
回国后
他出版了六卷本《敦煌石窟》图录
改变了一个中国青年的人生轨迹
常书鸿,留法画家
年发现了《敦煌石窟》图录
敦煌壁画深深吸引了他
他毅然抛开在法国取得的艺术成就
年
常书鸿和一批年轻人来到莫高窟
筹建敦煌艺术研究所
在没有任何修护手段的情况下
他们唯一能做的
就是把能看到的一切画一下
常书鸿在本上写
萨埵太子可以舍身饲虎
我为什么不能舍弃一切侍奉艺术
新中国成立以后
敦煌石窟迎来了成规模的保护和抢救
很多人来到莫高窟
有的留了一辈子
几代敦煌人合力
把一座重焕光彩的艺术宝库捧到世人眼前
敦煌
因开放交融而盛
因闭关锁国而衰
现在因为国家强大而再次自信起来
莫高窟对面的山坡上
是常书鸿、段文杰等几十位老先生的墓地
他们将一生献给敦煌
最后的守望依然深情
阿甘哥荐读
应对天气变化兰铁局调整部分动车开行方案
西北唯一市州!平凉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起飞吧,我的陇之南!陇南机场验证试飞成功!
每日甘肃∣甘肃微新闻每日知天下
商务合作
投稿: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