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甘肃,就不得不提敦煌,说起敦煌,就不得不说“敦煌壁画”。壁画,其实是古往今来,人们一种比较常见的创作表达手法。比如,欧洲在山洞中曾发现古人刻下的壁画,记录了人们生活的景象。而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有在墙壁上作画的记载。包括墓室、寺庙、道观、石窟等等。
敦煌壁画之所以能在众多壁画中脱颖而出,是因为敦煌壁画不同于一般的壁画艺术。在墙壁上作画,往往内容更抽象,或者不够具体和详实。受限于工艺和条件,可能在创作手法上也比较粗糙。但是敦煌壁画的画面十分饱满,不管是人物还是场景都非常复杂,而且数量很多。细节更是栩栩如生,让人感慨古人技艺的高超。除此之外,敦煌壁画的表达方式,也让人拍案称奇。古人以光怪陆离的表现手法,用解构佛经的方式,来展示了人们的生活和古人的精神世界。
更令人赞叹的是,敦煌莫高窟壁画最早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年,在历经多年的绘制后,才形成如今的规模。从十六国至明清,几乎涵盖了不同朝代的各个阶级、古人的生活场景、不同时期的建筑造型、舞蹈音乐、宗教发展等等。
因为敦煌壁画时间跨度大,且记载了多个朝代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所以成为了后来人研究古代文化、古代生活习俗非常重要的参考之一。
虽说我们在图片中,我们已然能感受到壁画带给我们的美感和超高的艺术性。但到实地观赏的时候,那种震撼才是真的无以言表的。这是跨越古今的艺术,在壁画中,我们甚至能够穿过历史,触摸到曾经的人们在这里的生活痕迹。这种古今的交融和碰撞,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大家在去敦煌的时候可以找“湖南湘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他们还是比较专业的。
事实上,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不仅仅只有生活记录,还有故事画、经变画等等。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从艺术种类来分,可分为六种,分别是经变画、故事画、装饰图案画、供养人面画、山水风景画以及佛像画。
因为敦煌莫高窟主要是以佛家文化为主,所以上面的宗教气息还是比较浓的。而在这其中,经变画是比较特别的。敦煌莫高窟的经变画,实际上是利用绘画和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将晦涩难懂的经文,用画面的形势表达出来,以助于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
比如,九色鹿的这个形象,就是出自敦煌壁画。相信很多80后、90后的朋友们都看过一部叫做《九色鹿》的动画片。小的时候,大家只以为这是一只神奇的鹿,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九色鹿正是来自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九色鹿这幅壁画,就位于莫高窟窟。九色鹿,就是根据“鹿王本生”这幅图改编而来的。
传闻在古印度恒河边,有一只非常美丽的鹿,他身上的毛发是由九种不同颜色组成的。一次,九色鹿看到恒河里有一人溺水,便跳入水中将其救下。溺水者得救后询问九色鹿,想问他要什么报答,九色鹿告诉他只要保守曾见过自己的秘密即可。但溺水者回去后,却听说国王在寻找九色鹿。因为往后曾梦见过九色鹿,梦中往后被九色鹿多彩的皮毛和硕大的鹿角吸引,便一心想找到九色鹿,用它的鹿皮来做被子,用它的鹿角来打拂柄。
听到这个消息,溺水者赶忙到宫殿说出了自己曾见过九色鹿的消息。国王闻之,立刻带队去恒河边抓捕九色鹿。而在九色鹿看到那个溺水者的时候,眼角流下了悲愤的泪水,并用人语说出了自己和溺水者的约定。最终国王放过了九色鹿,并不准任何人伤害九色鹿。那个溺水者也因为没有遵守承诺,浑身长满暗疮,嘴里发出腥臭难闻的味道。
这个故事从现代的角度去看,似乎表达了一个很简单的道路。言而有信,也是大家的共识。但这种共识,并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变画刻在敦煌壁画上,才能让精神和道理传承下来,一代又一代人,才能不忘这种品质和精神。
而在浩瀚的敦煌壁画中,九色鹿只是其中一个故事。还有很多壁画,可以既给人视觉震撼,又给人心灵涤荡的壁画。或许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真正明白这种穿越古今,连接历史的震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