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APP《宁强教授讲解敦煌石窟艺术》第5讲
要看懂敦煌,看懂敦煌艺术,首先还是需要知道一些历史背景,而和敦煌关系最深、历史渊源最为紧密的就是所谓的“丝绸之路”。
要想理解“丝绸之路”,先搞清两件事:
第一,“丝绸之路”的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第二,“丝绸之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是什么意思?
一、李希霍芬与“丝绸之路”
第一个提出“丝绸之路”的人叫李希霍芬,是一个德国的地理学家。他在研究中西方交往的地理关系的时候,提出了“丝绸之路”这个概念,随着他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日文、中文,这个概念也广为人知。
李希霍芬
“丝绸之路”其实是一个网状的结构,它可以从天山的南路走,也可以从天山的北路走,总之,它是一段一段连接起来的一个交通网络。
二、张骞通西域,“凿空”
另外一个我们需要知道的人物就是西汉张骞,当时重要的外交家。张骞曾受汉武帝的派遣,前往西域和更加西方的未知远方,联络已经迁徙到西边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力量,用来共同抗击北方的威胁,也就是来自草原匈奴人的威胁。
张骞
本来张骞的外交使命是有政治和军事目的的,但是到了西域,走到现在的中亚地区,发现这些地方的人建立了各种小国家,他们有的安居乐业,有的势力衰微,这些人都没有兴趣和意愿来做这种很严肃的、抵抗匈奴扩张侵略的事情。
那么,张骞就回来了,回来了之后他向汉武帝做了一个汇报,详细呈述了他在西域的所见所闻,从此汉朝人知道在辽阔的、遥远的西方,有很多机会,做贸易的机会、扩展军事实力的机会、发展的机会、让帝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伟大帝国的机会。汉朝人对西域的兴趣,对西方的兴趣陡然加大,张骞又第二次出使西域。
当时有一个评价他这样壮举的词叫“凿空”,开凿未知世界。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这个重大影响的一个重要遗产,就是敦煌石窟的诞生和保存。
三、敦煌郡的地理位置
西汉收复了河西走廊之后,建立了著名的“河西四郡”,“河西四郡”最西端的一个郡就是敦煌郡。
河西四郡
汉代的力量往西边打,去未知的世界开疆拓土,但是他们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回到敦煌境内,因为回到这里就算是回到了故国,回到了汉朝。
东汉班超就有一个感叹,“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也就是说,活着回到敦煌已经就阿弥陀佛了。
班超
所以,敦煌是一个中西交往“丝绸之路”上的最重要的一个节点,相当于现在的深圳,进出口贸易。从汉到唐一直到后来五代、宋,它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四、敦煌的历史
敦煌的历史,最早是传说中的“舜窜三苗于三危”,曾经有一些内地的罪犯被发配到敦煌这样一个地方,发配到三危山,当然这个有些争议。像汉武帝时候的太子流放到哪里,就流放到了敦煌,这样的话他们就不容易起义反水回内地或者什么的,因为它实在是太遥远了。
莫高窟对面三危山奇观
但是对“丝绸之路”而论,对中西交往而论,它却是一个中心点,而不是一个偏僻之地。
1
敦煌第一窟建造者:乐僔和尚
要了解敦煌的历史,我们有两个人需要知道。
第一个就是敦煌第一个窟的建造者,叫乐僔,就是乐僔和尚。
乐僔和尚是一个禅僧,曾经从东借此,也就是说从东边往西边走,应该是去求法,走到了敦煌这样一个地方。他在戈壁滩上看见远方的三危山上金光万丈,“状有千佛”,所以觉得这个地方很有灵气,他决定住下来,开了第一个洞窟,就是传说中的乐僔窟。
这个窟迄今为止都没有找到,我们不知道是哪一个窟,甚至都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窟,但是不管怎么说,莫高窟的历史在公元年,也就是前秦的建元二年就正式开始了。
2
王圆箓道士
乐僔之后,在鸣沙山东崖这个悬崖上,就开凿了大量的洞窟,有大量的艺术遗迹。后来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敦煌莫高窟又变得寂寂无闻,大家都忘记了这样一个地方的存在,而敦煌也变成了一个边陲小镇,后来它怎么又引起了世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