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瑰宝之一。然而,多达多幅敦煌壁画中,有一副壁画则是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甚至连艺术大家张大千唯独偏爱这一幅。不少后世学者却认为,这幅独受恩宠的壁画可能颇为虚假,或者说有人为杜撰的成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敦煌壁画,广义上泛指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每座洞窟中,都有一幅或好几幅栩栩如生的壁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年共有个洞窟,历代壁画5万多平方米。敦煌莫高窟第二百八十五窟南壁中,有一幅壁画至今让人争论不休,这幅图画的名字叫做强盗成佛图。从壁画中的细节以及人物穿衣打扮上看,似乎是南北朝时期绘制而成。这幅壁画的大致意思就是,古印度南部有强盗,这些歹人无恶不作,最终被国王派大军活捉。为了惩治这强盗,国王让人挖去强盗双眼,放逐山林自生自灭。可是当强盗被放逐深山老林之后,却得到释迦牟尼的认可。最终,这位强盗皈依佛法,剃发出家直至成佛。这幅壁画整体看上去并无任何漏洞,细节栩栩如生。比如从强盗与武士战斗的细节来看,似乎发生在南北朝时期。这幅壁画是通过从左往右,以连环画的方式向大家揭开,强盗与官兵直至最后成佛时的紧张情节。笔者有幸曾经看到过,强盗成佛图的连环画册。仅通过画册都能明显感觉到这幅壁画艺术功底之深厚,对细节的描绘简直是无与伦比,真可谓世上罕有的精品。其实不少敦煌壁画中都有类似这种皈依佛门,或者说通过佛家文化劝导人们行善积德。可唯独这幅强盗成佛图,却引起艺术大家张大千的青睐。年至年,长达近三年时间,张大千来到敦煌莫高窟对这些壁画进行临摹。临摹过程中,这幅强盗成佛图,也成为张大千临摹作品之中的之一。返回家中的张大千,尤其青睐这幅壁画。根据张大千好友回忆,张大千认为这幅图画其作者,像是在隐晦地表达出一种众生平等的想法。壁画原作者还用强盗与国王之间的冲突对立面,劝导大家积极向上。总之张大千先生,对于这幅壁画非常感兴趣,时不时地将临摹出的作品拿出来观看。不过后世学者却认为,这幅壁画应该是古人臆想之物,这到底有何说法呢?我们将时间推向1年之前,当时南北朝时期,诸如西魏、北周等等政权爆发了不少农民起义,河西地区更是动荡不堪。加上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日渐融合,佛家经典也从古印度流传至中原地区。所以这幅强盗成佛图的作者,似乎是希望通过这种隐晦的比喻方式抒发心中的郁愤之情。更通俗点来说,后世不少学者认为这幅图画历史上没有任何原型背景,因此不甚真实。然而笔者却认为,或许历史中,古印度根本没有这位强盗,强盗距离成佛也似乎搭不上边。是从这幅壁画中,我们能看到的应该是故事内容本身的意义,以及这幅壁画当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劝导人们惩恶扬善的精髓。所以这幅壁画其意义深远广泛,比那些神鬼学说应该要更加贴合实际,也拥有非常丰富的研究价值。难怪张大千先生,唯独对这幅壁画格外上心。参考文献:梦回敦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