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敦煌莫高窟,你想象不到的浪漫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5/5/25
北京看白癜风是多少钱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357347796085156&wfr=spider&for=pc

作者:白杨桥

瓜州偏西南,车程两百多里,到达敦煌。

初识敦煌,还是中学历史课本里,那些明艳色彩,妖娆飞天。小小的人儿,盯着飞天的画像,久久盯着,就那么出神。

所以一说敦煌,脚步未到,心里早就激动起来。那些来往迎接客人的大巴上,画着的都是飞天啊。衣袂飞扬,衣袂飞扬!

敦煌古称“三危”。《都司志》载:

“三危为沙州望山,俗名羿雨山,在县城东南三十公里。三危耸峙,如危卵欲坠。故云。”

至今敦煌市城东南有三个巍峨奇特的山峰,就是古代的三危。今仍称三危山。

《山海经》:“舜逐三苗于三危”。其主峰就在莫高窟的对面,绵延几十公里,三峰危峙。早期的华夏文明,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但那场战斗应该是有的,浩荡的大军,混乱惨烈的现场,一定也让许多的血肉和魂灵留在了那片地方。莫高窟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冥冥中,仿佛自有安排。

公元年的某天,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来到这里。彼时已是傍晚,他驻足四顾,想找个地方栖宿。突然看到三危山金光灿烂,像有千佛在跃动。与西边的晚霞遥遥对应。

乐樽怔怔地站着,剎那间激动万分。眼前是金光,背后是晚霞,天地间只有光的流溢。他庄重跪下,发愿要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成为圣地。

终于,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开工了。可以想象,以后的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叮叮当当斧凿的声音,一定笼罩了那片历史的天空。上至王公,下至平民,以独筑甚至合资的形式,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祈,全投向了这片陡坡。

新的洞窟也一一开挖出来,从前秦开始,一直到元末。武则天时,已经有一千多个洞窟。所以,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试想一下,一千多个洞窟,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一代又一代工匠前呼后拥地叮当开凿,这是一项多么巨大的工程。从北魏到大唐,到五代,到元。艺术风格也肯定在不断变化。从青褐浑厚到畅快柔美,从自由奔放到色调微敛沉稳。真的惊奇那些艺术家,该是怎样的神笔才把朝代的特色用色彩完美地展现。画风在变,衣服和图案也都在变。仿佛那些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一样。仰视之余,不免心生敬畏。千年厚重的历史,压得人呼吸都需要很大力气。

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整整长达60华里。我说呢,不过是参观了几个小时,内心怎么如此震撼,这般劳累?

戈壁荒漠中的莫高窟,周边却是高大树木环绕。而飞天,是它的特色。不说门口的飞天雕塑,敦煌莫高窟个洞窟中,几乎都画有飞天,总计余身。谁会想到,那个战乱频发的历史年代,那片几经易主的土地,在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人们倾注了这么多的丰富想象和浪漫:经变画、故事画、装饰图案画、供养人面画、山水风景画、佛像画。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或雄伟浑厚,或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叹为观止。

历代壁画,规模巨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神的形象、活动、神与神的关系,也有神与人的关系。寄托良愿,安抚心灵。敦煌壁画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它源于生活,集成艺术;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

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飞天艺术的故乡、佛教艺术的殿堂,有“戈壁绿洲”、“西部明珠”之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旅游胜地,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艺术没有国界,艺术家有祖国。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就如一个村子里过日子,某些东西,我可以借给你,送给你,但你绝对不能借了不还,更不能抢我们的,偷我们的。如果敢,那就应该把叮当凿山的斧头亮一下了。开凿洞窟的刀斧,不仅仅是只能开凿洞窟。而敦煌莫高窟,穷尽人类的浪漫想象,却也不仅仅只是浪漫。

白杨桥,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舜网论坛驻站作家,《阅读悦读》签约作家。作品刊《济南日报》、《老朋友》《博爱》《新青年》《幸福(阅读)》等,作品入选诗文集多部,出版《开在指尖的花儿》、《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