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https://m.39.net/pf/bdfyy/xwdt/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的流传着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些文化财富既是中华文化之魂,也是民族精神之根。可在遥远的西北大漠,一个叫敦煌的地方,文化遗产却在风沙侵蚀下慢慢地消逝。大泉河谷旁,风沙的深处沉睡着一个千年的世界。从公元年乐遵僧人开凿的第一个洞窟开始,到多年后的今天,莫高窟淡退了鲜艳的颜料,斑驳了崇高的佛像,散落了一地的经书,它在被唤醒的那一刻,即迈向了别离。年前开始消逝年初夏,负责清理敦煌佛窟的王道士在助手的无意破坏下,发现了敦化壁画下隐藏着的藏经洞。一个小小的房间里,堆满万卷经书文物,而王道士只是一个稍微懂点文字的农民,因逃难才来敦煌当了道士。这浩瀚的佛教世界,在他眼中却不敌两银子。英国人斯坦因假装成唐玄奘的信徒,骗取了王道士的信任后,用两银子买走了经书、图画、刺绣等多件文物,足足装满了29大箱。之后法国人来过、日本人来过、美国人来过……装满敦煌文物的大车,倾轧着大漠,驶离了敦煌。43年里一点点消逝直到年,常书鸿来到敦煌考察,才发现敦煌的“伤势”之重。彼时那些优美的壁画,已经在风沙和盐碱的侵蚀下,脱离了当年的旖旎。塑像东倒西歪,断肢残体,胎体中的麦秆暴露在空气中,壁画褪色剥落,头顶上还常有小片壁画像雪花一样飘落,这些世人未能一见的美,早早的埋葬在了黄沙之中。年后敦煌或将消失几十年中,无数人来到这片风沙洗礼之处,只为修复敦煌的信仰,就像常书鸿一样,忍受着大泉河的苦咸水,漫天的风沙,破碎的家庭,只为完成敦煌壁画的修复。还有82岁的樊锦诗,她被称为敦煌的女儿,她将洞窟数字化,保留敦煌的痕迹,将它们制作成纪录片保存,一做就是二十年。可即便如此,修复的壁画也无法重现往日的旖旎与温润,那些衣带当风的飞天、梦幻的极乐净土,永远只能在课本里阅读,在数字影像中抵达了。敦煌的美之所以震撼,是因为它留有遗憾,就像樊锦诗所说的:“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就是不断地损毁。”壁画被空气一点一点渗透,北魏盛唐的声音遥遥传来——我希望你去,又不希望你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