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自智
提起常沙娜,许多了解敦煌的人都会感到熟悉、亲切,因为她不仅是一位有名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而且她是著名敦煌学专家、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的女儿。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创建最艰苦的20世纪40年代里,常沙娜就跟随父亲在敦煌莫高窟生活、学习、临摹壁画,亲身经历了保护莫高窟、研究敦煌艺术的艰辛波折,是敦煌文物研究所创建初期最早的见证人之一,也为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敦煌少女”。
常沙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天顶做的装饰设计
年常沙娜在林徽因先生指导下设计的景泰蓝和平鸽大盘
半个多世纪来,常沙娜无论在国外留学、访问,还是在国内工作生活;无论从事艺术教育,还是美术创作研究,她的命运总是与敦煌息息相关。
缘起《敦煌图录》
年常沙娜出生在法国里昂,正在法国留学的父亲便以法国最美丽的河塞纳河的法文读音,给她取了一个很洋气很好听的名字:“沙娜”。
说到自己的名字,常沙娜很幽默地说:“我叫沙娜,敦煌又叫沙州,我和敦煌生来就有缘分,我这辈子离不开敦煌了。”
第一次听到“敦煌”,是常沙娜五岁的时候。那是年12月份,父亲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的圣杰曼大街上散步时,无意中在旧书摊上翻到了伯希和编著的《敦煌图录》,里面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图片立即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接着他又跑到巴黎吉美博物馆,在那里亲眼目睹了大量敦煌彩色绢画,被敦煌的艺术震惊了。回家后父亲便兴冲冲地给母亲陈芝秀谈起了“敦煌”。随后父亲便着了魔似的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