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在莫高窟看到飞天和敦煌的城市雕塑飞天怎么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4/10/14
飞天是敦煌市的名片,也是甘肃文化最精彩亮丽的一笔,飞天可以用曹植的《洛神赋》中那句诗形容:“婉若游龙,翩若惊鸿”。在敦煌,你可以在许多地方看到飞天雕塑,它们都是衣袂飘飘,彩带飞舞的行云流水一般的形象出现。而且,她们几乎都是在反弹琵琶。在甘肃有一本杂志叫《飞天》,是一本诗歌杂志。也只有诗歌才能担负起如此飘逸的名字《飞天》。曾经有一首流行歌曲,名字依然叫《飞天》,演唱者叫含笑。歌词是这样的“如果沧海枯了,还有一滴泪,那也是为你空等的,一千个轮回。蓦然回首中,斩不断的牵牵绊绊,你所有的骄傲,只能在画里飞。”就这一句“你所有的骄傲,只能在画里飞。”就让人怦然心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绚丽多彩,千佛是肃穆的,沉稳的,经变画繁复,而飞天却是飘逸而灵动优雅的,她们在穹顶的藻井上,在墙壁,在洞窟的各处飞翔着,手中拿着各种乐器演奏着,歌吟着,曼舞着,似乎让人闻到香气。可是,当我们在领略莫高窟壁画这个古人精美的艺术造诣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这些衣着华丽的飞天,究竟是男的还是女的呢?我们一直理所当然的觉得,飞天穿着这么华丽的衣服,身上丝带飘飘,肯定是小仙女呀!就像观音姐姐一样,我们好容易才接受她的男生女相。而飞天,当我们在成都第一次看敦煌艺术展时,看到飞天形象,突然有幻灭的感觉,本来成都的敦煌艺术展可以拍照,但却放下手机,因为那飞天的面容就像一个寻常的村姑。和画报上看见的甘肃旅游形象大使飞天姐姐判若两人。心想,这位临摹飞天的美术学院学生也太不尽心了吧,怎么这样画飞天呢?这就像选择长相平平的女演员饰演四大美女一样。不过,在莫高窟,游客还真的没有办法看清楚飞天的模样。因为飞天画得比较小,或者因为时间太久,壁画有些漫漶,当然,像画在穹顶上的飞天,我们更不容易看清了。而且,莫高窟里的壁画雕塑从北魏时期到唐宋时期也因为绘画风格不同,人们的审美不同(莫高窟壁画是逐渐从宗教走向审美的),因此,飞天的形象虽然都是飘逸灵动,但容貌却不同,也展示出不同的形象。当然,能够承担甘肃旅游形象大使的飞天肯定选择和今天的审美符合的形象啦。那么,飞天究竟是什么,对于飞天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印度佛教中所出现的形象,就是印度佛教中所说的的“天人”。另一种说法呢,是从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延伸出来的羽人。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一个说法,飞天是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而且是佛教人物。另一种是本土人物,就像嫦娥一样,是神话中长出来的。从印度佛教说法,天人,在印度佛教中是指地位低于菩萨的护法神。它们可以在佛国世界里自由飞翔,而资料记载,天人的形象主要指的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一对夫妻,乾闼(ta)婆与紧那罗(也就是飞天有男有女)。羽人就很好理解啦,以鸟羽为衣,能在空中飞翔。我们也可以从很多中国古代的原始艺术、图腾文化、岩画中见到羽人的身影。那么,我们结合着壁画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更能明了飞天的性别了!在石窟刚刚建立的初期,也就是北凉时代,窟中的内容基本上是对西域石窟的模仿,壁画中的飞天都是以男性为主,毕竟,男性的孔武有力才能承担护法神的重任吧。此时的飞天造型简朴,多为椭圆脸,大鼻子,深眼窝,大眼睛,大耳朵,活脱脱的外国佬形象,而且没有头发出现,基本上以男性的形象出现,动作比较僵硬,飘带舞动的形式单一,如果你看到壁画中,人的身子呈现出“U”字形,这就是北凉的飞天没错了。北凉时代,佛教刚传入中原,石窟中的雕塑佛像和飞天壁画都是以实用为主,以宣扬宗教精神,教化民众为主,因此,在审美上就与后来的壁画有差距。而且,刚传入中原的佛教没有被改造,更没有被汉化,因此,飞天也是洋飞天。后来,随着印度佛教不断被汉化,到北魏时期,飞天已经有了由男变女的趋势。这时飞天的整体比较修长,不少飞天的“大长腿”甚至是身体的两倍,刻画出了当时女性的阴柔美,不过这时飞天中的男性也不占少数,于是,有了许多飘逸的带胡子的飞天!随后的北周一直到隋朝,佛教在中原传播越来越广,而汉化也越来越重,隋朝很短暂,但在敦煌飞天发展上也是重要时期,它完成了女性化过程。这时的飞天活脱脱就是婀娜多姿的中原少女形象,能歌善舞,会唱会跳,活泼稚嫩。到了唐朝时期,这是我国美术的一个鼎盛时期,中原的美术也影响了莫高窟壁画与雕塑,线条更加流畅,人物更加传神,高鼻子深眼窝的印度佛像逐渐被中原慈眉善目的佛像取代。在莫高窟壁画的经变画中,许多展示西天极乐世界的情景其实都是人间宫廷奢华情景的体现,就算当时没有宫廷画师在莫高窟留下墨宝,但莫高窟的画师也可能到过宫廷,或者听到过在长安经商的商人对宫廷生活的描述,当然,更少不了长安的宫廷丽人。这些令人神往的宫廷丽人成了人们的向往,也成了飞天的模特儿。而这一时期,莫高窟壁画逐渐从宗教走向审美,因此,不但是画飞天最多的时期,所以这个时候的飞天以女性为主,从护法神变成美神。盛唐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时期,女士们的穿着非常前卫,袒胸露乳很普遍,而飞天至此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唐朝飞天的体态丰腴,肌肤白皙,发式、服装、飘带,脸上的贴花,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和唐朝的仕女图风格如出一辙,这时飞天的形象基本上都是以仕女的样式出现在壁画上。尤其是反弹琵琶的飞天更是出神入化,精美绝伦。可惜,到了元代,飞天精美的态势逐渐衰落,此时的飞天更像是乘云飞行的仙童,没有了之前刻画得那么灵动,渐渐消失于天际。总之,飞天从一开始四肢僵硬的外国大叔形象,逐渐演变成了唐朝婀娜多姿的仕女形象。从佛教的护法神变成曼妙的长袖飞舞,飘逸的美神,是时代的发展,也是是人们的审美思想冲破宗教桎梏的表现。不论飞天是男是女,无论飞天容貌寻常还是美丽,无论质朴还是华丽,它们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这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们表现出飞舞、开朗、乐观的情趣,正是飞天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