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天衣飞扬中国古代玉飞天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5/5/25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www.yunweituan.com/m/

《维摩诘经讲经文》中叙述天人听法之事:这日地摇六振,天雨四花……乾闼婆众,吹妙曲于云中。

其中所说“乾闼婆众”,包括紧那罗,即为飞天,两者均为佛教天龙八部众。

乾闼婆,周身散发香气味,又称香音神;紧那罗则为天乐神,“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传说他们原是形影不离的夫妻,一同飞入极乐天国,弹琴奏歌,娱乐于佛。

北魏佛像石塔节龛楣上的飞天形象上海博物馆藏

西魏莫高窟飞天

佛教通过西域传入中原,飞天也通过敦煌壁画与中原传统融合。佛教飞天和道家的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仙融合为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飞天——那就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主要凭借一条长长的舞带而凌空飞翔的飞天。

这一过程,完成于唐代,与此同时,飞天从壁画与石窟中飘然而下,与中国玉文化相结合,玉飞天开始出现。

唐代玉飞天

此时的玉飞天,为佛教用玉。如同同时期敦煌壁画中天衣飞扬的飞天一样,飘带飞舞,造型多作挺胸昂首飞舞状,发髻则高高盘于头顶,上身微微侧起,汉式衣裙和披肩长带紧贴身躯,随风飘扬,身下的如意形祥云饱满如同花朵一般,整体给人轻妙曼丽的灵动感。

唐敦煌壁画飞天第窟

整个画面由飞天和流云组成一幅动态的场面,加上绚丽的色彩,生动地表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境界,展现繁荣的大唐气象。

唐代玉飞天,整体较小,片状居多,多为腰身扭转的侧身飞舞状,胸以上部位为正面造型,女性化特征明显。此时的玉飞天形象,如同唐代仕女画中的贵妇人,脸型丰满、婀娜多姿,衣饰发髻雍容华贵,飘带旋回,衣纹流畅,颇具盛唐气息。

唐白玉飞天式佩故宫博物院藏

唐玉飞天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

唐白玉飞天上海博物馆藏

宋代玉飞天

到了宋代,玉飞天的宗教象征意义弱化,逐渐成为装饰之物,用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目前馆藏品来看,宋代玉飞天多侧面造型,有的双手持物,整体呈现向前飞行的姿态。细部则头梳高髻,面孔长圆,吊眉细眼,削肩细腰。背部常常有上下对打的透孔,可能作为佩饰使用。

宋白玉镂雕飞天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南宋玉飞天天津博物馆藏

辽金玉飞天

辽代飞天与宋代飞天相似,多俯身,双手捧于胸前,身下有云朵承托,但是头部比例较大,脸微侧转,只是头部为正面形象。有的戴上了平顶帽,有的长发垂后,头顶生出一角,且有的飞天面作男相,一般双足裹于裙内,或仅作简单刻画。

辽玉飞天辽宁喀左县白塔乡辽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

金玉飞天辽宁省五女山城址金代房址出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飞天之余韵

明清时期,玉器制作技术已经十分高超,玉器制作题材也更加多样化,此时的玉飞天制作较之前代已经大大减少。作为玉飞天制作的余韵,明清时期的玉飞天人物体型似乎更加丰腴,形式风格更加世俗化、写实化,作为佛教用玉的痕迹已几乎不见于器。

明飞天玉簪首上海市卢湾区打浦桥明顾氏家族墓出土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明玉飞天首都博物馆藏

天衣飞扬,糅合了印度飞天、西域飞天和中国古代羽人形象的玉飞天,穿越千年而来,衣袂飘飘,不断诉说着中外千年艺术交融的佳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