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介绍 >> 正文 >> 正文

敦煌彩塑跨越千年的凝望莫高窟参观预约网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2/11/24
白癜风要忌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22/6985661.html

莫高窟中,除了壁画,敦煌彩塑更是独具魅力。中国古代雕塑的种类很多,按所用制作的材料可分为石雕、木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等,在雕塑上施以粉彩叫彩雕或彩塑。敦煌石窟艺术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结合统一的艺术,敦煌石窟彩塑艺术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莫高窟第窟内景

莫高窟第窟是开凿最早的三个洞窟之一,建于北凉。窟内西壁塑交脚菩萨像,高3.34米,是早期最大的彩塑。其右手残,左手置膝上作与愿印;头戴化佛冠,项饰缨珞,腰束羊肠大裙,裙上褶襞中间有阴刻线纹;坐狮子座。交脚菩萨,一般被认为是弥勒菩萨。其塑像面部丰圆,神情庄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具有十六国时代造像的显著特征。塑像背后有敷设锦襦的三角形背靠,两侧画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

莫高窟第窟内景

莫高窟第窟开凿于北魏统一河西后。塔柱四面开龛,东面主龛内塑倚坐佛说法像,像高1.87米,头为高肉髻,面相浑圆,面部残损,双臂微屈,双腿分开,内著土红色僧祇支,穿红色偏右袒式袈裟,衣纹用贴泥条加阴刻线加以表现,线条流畅,显出“曹衣出水”的风格。佛像背后绘有身光、项光,用火焰纹、飞天及化生装饰。

莫高窟第窟内景

莫高窟第窟是东西魏分立前后的产物,为东阳王元荣掌瓜州(今敦煌)时期开凿。东向面龛内塑结跏说法佛1身,佛像头微俯,广额癯颔,神情端庄,若有所思,头顶有波纹肉髻;右手举起作施无畏印,左手已残,结跏趺坐于莲座上;着通肩袈裟,密集的阴线衣纹随肢体起伏变化,富有装饰性,有薄纱透体感。龛外两侧各塑菩萨1身,眉目娟秀,额角高广,细目薄唇,下颌浅小,神情恬淡,显得娇小稚气。此铺彩塑和龛、壁结合为一体,主体性造像佛和菩萨为紧贴壁面的高浮雕,头部为模制加工后安装在躯体上的。

莫高窟第窟西壁龛内

莫高窟第窟位于南区北侧第三层,对面为莫高窟小牌坊入口。西壁龛口为方形,龛内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央主尊佛结跏趺坐,面相和形体丰满圆实,造像手法概括、洗练并带有夸张;右手扬掌说法,左手扬掌平放于左膝,头与两膝构成一个固定的三角形;身着田相袈裟,质感厚重,衣纹线为简化的阶梯式。二弟子塑像皆与主尊成45度侍立,左侧迦叶以成熟的老者面貌展现,胸前露出数条肋骨,坚毅硬朗,一手托钵;右侧阿难俊美端庄,充满自信,手持的莲花正要开放。二菩萨则侧身恭敬向佛站立,均手持杨柳和净瓶,眼神专著,面带慈祥。二菩萨与二弟子的眼神交互回流,消融在主尊的正前方,与进入洞窟的礼拜供养者合而为一。弟子和菩萨像都堪称杰作,阿难显得聪明而又稚气;迦叶则是一个历经苦修的高僧形象,衰老消瘦而又通达爽朗;胁侍菩萨造型浑厚、结实,形象饱满,五官表现出了一种女性美。

莫高窟第窟西壁龛内塑像

莫高窟第窟初唐洞窟。西壁开一龛,龛内现存一佛二弟子像。佛结跏趺坐在斜顶敞口龛内,姿态舒畅自然,比例匀称,造型写实。衣褶厚重柔软,已在“阶梯式”基础上应用了壁画写实的“波浪式”手法。佛左侧迦叶像,形体较小,面貌年轻,与饱经风霜的大弟子迦叶形象相去甚远,塑像塑造手法承袭隋代,身躯采取高浮雕,线条简练。佛右侧阿难像,内穿百褶裙,外罩袈裟,人体结构上双足显得略小,圆润的面庞流露出内在的纯朴和浓浓的稚气,轻轻合十的双手姿态非常自然。

莫高窟第窟西壁龛内塑像

莫高窟第窟室内平面呈方形。西壁开一大龛,龛口双层。龛内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一铺七身,浮塑背光。佛像结跏趺坐于佛座上,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置膝上,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神情庄严;二弟子侍立于左右,朴实憨厚,表情谦和;二菩萨落落大方,姿态自然;两侧天王一反凶悍蛮横、圆眼暴睛、龇牙咧嘴的神态,而变为耿直忠厚、和颜悦色的形象。

文章摘编自《敦煌石窟彩塑艺术概论》

来源:敦煌书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