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有白癜风专科 http://www.ykhongye.com/我们计划一天参观二十个洞窟,因此不能在某一个洞窟里停留太久。尽管有点依依不舍,我们还是跟弥勒菩萨告了别,走出第窟。在长1.6公里的莫高窟崖壁上,魏窟集中在中间的地段。我们出了第窟后,向南走去。下一个石窟寺是第窟,仍属北魏时代。后壁有身披红色波浪式僧伽梨的二佛并坐像。也许是因为不像第窟的交脚弥勒那样衣裳透明,并坐的二佛身上的异国情调薄弱了许多。第窟弥勒菩萨的双唇紧闭,整尊塑像给人以豁达包容的感觉,但如果靠得太近,却又分明觉得会被其身上的强力所弹开。尽管是普度众生的未来佛,但转念一想,毕竟是异国的神,跟他过于亲近恐怕不好吧。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看到第窟佛像时并没有敬畏之感,而是首先产生某种亲近感。与其说这佛是“胡神”,不如说他就像家附近的地藏菩萨一样,似乎还会轻轻抚摸你的额头。微笑的嘴角与紧闭的双唇相比,给人一种无限的舒缓和宽慰。第窟的佛像可能由于刻痕较浅,对我们内心的冲击力稍为弱一些。他的态度是那么和蔼可亲,甚至就像邻家的哥哥姐姐,我们穿着木屐就可以找他玩耍去。这个洞窟中也有交脚佛像,可能是在上一个窟里已经看过了吧,再看到这种塑像时,也不再有那样的震撼了。若论亲近感,则要数左壁东端的那座佛像了。其圆润的外观使游客顿时心情舒展。站在他面前,我缓缓地大舒一口气。这个洞窟被伯希和编作第号,抗战期间由张大千编为第号,及至解放后,由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作第窟。左壁的佛像侧面,有张大千用油漆涂写的编号“二四二”,让人颇感扫兴。张大千是当代人所尽知的画家,为什么会这么没头没脑地直接在文物上涂写呢?此举实在让人难以认同。敦煌文物研究所的窟号标示,如前所述,是在佛坛上放置一块牌子。这样做就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需要拍照时,如果觉得有碍观瞻,则可以将牌子移到一旁。第窟的壁画没有本生谭的内容。如果朋友还没有进行,那么就可以去到第窟观光,也就是从第窟往南不过十米左右,就是第窟。这是典型的“方柱窟”,洞窟里有方形的柱,其四面配以佛像。方柱原本是准备建造成塔形的,因此方柱窟又名“塔庙窟”。方柱窟只存在于魏窟中,后代再无此种建窟样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