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年将末,新岁迎初。岁光迟暮,驱疾迎春,百草回芽。一年从头吉的祈愿,是延续千年的爱与希望,生生不息。这幅出自藏经洞的炽盛光佛五星图,代表了古代敦煌百姓祈福避祸的秘法。炽盛光佛及五星图晚唐大英博物馆藏炽盛光佛及五星图绘于唐代,是有明确记年的最早的炽盛光佛图,画面左上有题记“炽盛光佛并五星,神乾宁四年正月八日,弟子张淮兴表庆”。炽盛光佛及五星图题记炽盛光佛信仰的缘起,不空译《佛说大威德消灾陀罗尼经》中有详细记录。经中叙述释迦牟尼佛曾在净居天宫为诸宿曜、诸宫宿宣说大威德炽盛光佛消灾诸法。据释迦牟尼佛所言,当发生异变时,可以炽盛光佛为本尊,设立曼荼罗坛场,持诵炽盛光密咒以修法,藉此可消灾。炽盛光佛顶尊自其毛孔流出炽盛光焰,能教令、折伏具有日月星宿等光耀之诸天,故以之为本尊。炽盛光佛信仰的核心是修持炽盛光佛顶法,修法时间一般是选择在日食、月食、天变地异、风雨灾害的时候。画面中主尊炽盛光佛结跏趺坐于牛车莲花座上,面容生动,车上饰有宝伞、旌旗。上方华丽的彩色华盖及火焰纹随风飘向右侧,以示牛车急速向左方驰骋,极富动感。炽盛光佛五星五星五星五星五星以逆时针排列周围,自由而真切。头戴猿冠手持执笔的为“木星”,身着青衣,戴猪冠手捧花果的为“水星”,戴牛冠手持锡杖的为“土星”,戴鸟冠弹奏琵琶的为“金星”,戴驴形冠四只手持武器的为“火星”。汉地早有天文星图中表现五星的传统,并将其人格化。就佛教活动本身而言,在9世纪中叶时祀五星也依旧蔚然成风。炽盛光佛图遗存虽少,但其图像构成中的星曜能够反映当时的天文学说、星占观念,仅是将图像形式融入于佛教艺术之中,借用其形而舍其意,其所表达的内涵仍为宗教祭祀及宗教崇拜,用以趋避灾祸,祈福美好。燃烛守岁,对此欢终宴,新年胜旧年。愿每个人都能在热爱的生活中闪闪发光,圆满和美,抬头见喜。文案/郭瑶学术顾问/王惠民来源: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