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68809_0.shtml敦煌向世界讲述千年故事伴随着春天的脚步,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被唤醒。“一世风沙,一眼繁华,一段历经磨难后的壁画,一段被开启后的永恒……”久远沉寂而又绝世精美的莫高窟遗世独立于大漠,风沙不掩其姿,流年不毁其骨,一如当年。黄沙绵延,敦煌不朽。通过多年持续不断地保护、研究、弘扬,莫高窟“活”了起来,久远的故事和“莫高精神”在流传……在保护修复中绽放光彩或是佛陀居中讲法,罗汉环伺听经;或是曼妙飘带萦绕于身的飞天眼波流转……提起敦煌莫高窟,许多人眼前就会浮现这样的壁画。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大漠戈壁深处,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敦煌文化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莫高窟历代营建的个洞窟,分布在15米至30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4层不等,保存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个,其中彩塑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5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九层楼。“如果按1米高的画廊排列,要排45公里。”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如是说。伫立洞窟口,似乎能看到夜色深沉中,莫高画工在如豆灯光下石壁作画的情景。“保护、研究、弘扬,这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赵声良说,没有保护的研究是空谈,在保护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莫高窟历史、艺术价值,随之弘扬,让其对当前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是研究院的工作职责。从年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莫高窟结束了近年无人管理的状况,到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再到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至今,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人汇聚敦煌、扎根大漠、薪火相传,让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岁月变迁,敦煌莫高窟保护的脚步从未停歇。年,敦煌研究院不断突出科技应用,夯实保护基础,完成了6处石窟14项文物保护工程和开放洞窟的日常维护年度任务,修复各类病害壁画平方米、塑像18身;初步建成莫高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了基于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风险评估机制。“敦煌石窟的保护已经由过去抢救性保护发展到今天的预防性保护。”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说,改革开放以来,敦煌研究院大力推进科学保护工作,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了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在数字应用中变得鲜活“传说古印度有位仁医叫流水。一日,流水医生和他的两个儿子下乡出诊……也许,这世上最高贵的艺术正是对生命的敬畏。”这是由敦煌莫高窟第55窟《流水长者子》的壁画故事制作而成的动画《仁医救鱼》片段。4月13日起,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