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人称“沙漠中的大画廊”。它既承载了中国多年的历史变迁和艺术沉淀,也见证了最初的东西文化融合。
这个地方,就是敦煌莫高窟。
始建于南北朝十六国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历经多个朝代的扩建,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群,巅峰时期洞窟数量达到千余个,至今保留下来的石窟有个。
其中,个石窟里布满了精美的壁画并伫有庄严的佛像,历经千年风烟,依旧绝美震撼。
敦煌莫高窟,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它是令无数人动容的艺术瑰宝,许多人心目中的打卡胜地,每日慕名前往的人不计其数。
小编今天推荐一部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美の全貌·上篇·重现大唐帝国的辉煌》,由日本放送协会(NHK)出品,是一部适合静下来慢慢欣赏的纪录片。看过的人都说,“看了那么多关于敦煌的纪录片,这部最好,没有之一。”
豆瓣评分高达9.2分。
NHK首次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并公开了30个洞窟的敦煌壁画,面对敦煌莫高窟,他们觉得看见了“所有的美”。因此将影片命名为《美的全貌》。该纪录片共分为两集,上篇为“重现大唐帝国的辉煌”,下篇为“千年祈祷的殿堂”。△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美の全貌·上篇》的片段最先登场的是被称为“美人窟”的第57号窟。
在美人窟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的美丽的菩萨——南壁树下说法图东侧的胁侍菩萨像,描绘精致,头冠、项饰均以沥粉堆金,富丽堂皇。有人把她称为“美人菩萨”,57窟也因此得名“美人窟”。
第窟中,守护佛国的天王,发饰衣饰“大有胡气”,活脱脱西域式天王。
第17窟为高僧洪辩和尚影堂。公元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篆进行清扫时,偶然在此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里面竟有从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纸花、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
第窟是佛涅槃窟,整个洞窟被雕凿成灵棺的形状。释迦摩尼身长15.8米,头枕折叠整齐的袈裟,神态安详平静,如同睡着一般,这也是莫高窟最大的涅槃像。
第窟里,健美先生般的力士像,塑造得既夸张又合理,给人以力拔千钧之感。
第45窟是盛唐时期的代表洞窟,是莫高窟特级保护洞窟。龛内北侧的这尊菩萨像被誉为“莫高窟最美丽的菩萨之一”。
大唐女皇武则天,把印记留在第96窟中。这尊高达35.5米的佛像,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就已成为“北大像”。此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靠山崖而建。从远处看,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
第窟的南壁,绘制着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图景:天上佛像与菩萨庄严神圣,地下歌伎舞伎身姿翩跹,这也是著名的“音乐窟”。
第窟内东壁的《阿弥陀三尊五十尊菩萨图》是现存唐代最早的《涅槃经变》的壁画和塑像,是莫高窟《涅槃经变》绘塑结合的开始。
第窟内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图,娴熟地运用了“三远法”——仰视、平视、俯瞰,令人拍案叫绝!日本国宝级建筑京都平等院凤凰堂,就参考了观无量寿经变图的建筑样式。
第窟中,主室南壁描绘地藏王菩萨事迹的十轮经变图,画面错落有致,自然和谐。
第窟的拍摄手法最让人泪目,被异教破坏的残损佛像,即使面目被损坏得惨不忍睹,依旧微笑着垂目。
第窟是吐蕃统治时期的代表洞窟,这个洞窟中还保存着曾统治过敦煌的吐蕃国王的形象。入口的左右两侧还绘有相互问答辩论的《维摩经变图》。
跟随着NHK的镜头,我们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越多,就越感叹这个地方的神奇。
每一帧都美到震撼人心,有菩萨低眉,也有金刚怒目,跟随着镜头缓缓流淌的是对美的崇敬与追寻。
沿着历史的脉络,镜头的移动,将敦煌娓娓道来。曾经那段绚丽的历史,如今这些残破不堪却又美丽异常的雕塑和壁画......
影片虽然洞窟的选择有限,但是极其注重细节。讲述历史的切入点恰到好处,把敦煌的全貌、大唐的余晖,还有当时的帝王、百姓、和工匠们心中所想象的盛唐时代的理想美,都呈现在我们眼前。
画面、文字、音乐、配音,都搭配得非常严谨缜密。解说翔实生动,朴实无华,更加凸显了震撼心灵的美。
莫高窟洞窟中早就不允许游客拍照录像,因此这部纪录片更显珍贵。感谢NHK,把莫高窟的美留存下来。
真想去莫高窟啊!
北京大学
辛德勇
讲座预约(主讲人:辛德勇)
主题:刘贺的命运与西汉中枢政局的演变时间:8月4日(周日)13:00-14:00藏友交流14:00-16:00专家讲课地点:北京建投书局观看方式:现场ROSE会员免费预约限20人线上登录ROSEApp观看直播会员现场席位预约请联系:小二
不能亲临现场的朋友
可以在ROSEApp上看直播哦
听北大教授讲海昏侯与西汉政局,感觉要穿越了
大肉庄·名家大课
大肉庄·ROSE节预告片
对不起,我又双叒叕想辞职了......
招生
大肉庄·金缮课
零基础也能做莳绘手机壳?大肉庄漆艺班9月开课,名额有限竹林大肉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