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学习内容:青岛版教材第2页,1红1绿点
学习目标:
1.结合情境图,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
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数学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策略多样化。
3.通过数学活动,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提高审题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直尺
学习过程:
一、生成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国庆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这是王伯伯家“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情况统计表。
课件出示情境图:
订正栏师:根据情境图,你能搜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
学生根据情境图交流搜集的数学信息。
课件显示学生搜集的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课件显示问题)
1.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2.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百分之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解决第一个问题“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1.读题,理解题意
师:“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结合学生回答,引导理解“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的含义是“今年比去年多的人数占去年自驾游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在解答与分数或者百分数有关实际问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
订正栏结合学生回答,强调重要的两步:判定单位“1”,列数量关系式。
师:怎样才能正确的判定单位“1”?
师:怎样才能更加直观的分析清数量关系呢?
2.列式解答,探究方法
师:根据刚才的思考和理解,请大家独立完成:
(1)请你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独立思考并列式。
(3)将你的想法在你们小组内讨论。
评价: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的做法,不仅要会做,还要讲清楚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并说出分析的解答思路。
线段图:(结合学生汇报展示线段图,学生和自己画的比较)
订正栏预设2:
结合学生的汇报,强调或者质疑:
(1)借助线段图的时候先画出的是谁?
(2)-求得是什么?
(3)÷求得是什么?
(4)在以上两个列式中,为什么都除以?
(5)在÷﹣1中为什么减1?
师:你能试着总结一下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吗?
总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可以有两种策略。
一是先求多出的量,然后再求多出的量占另一个量(单位“1”)的百分之几。
二是先求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单位“1”)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求多的百分之几。
解决第二个问题“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百分之几?”
师:“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预设:“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百分之几”的含义是“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百分之几”是指去年比今年少的人数占今年自驾游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在这个问题中是哪两个量的比较?我
订正栏们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解决吧,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
学生汇报列式并说出自己的解答思路:
列式1:
列式2:
结合学生汇报,强调或质疑:
(1)÷求得是什么?
(2)这两种策略中,为什么都除以?
(3)1-÷中为什么用1减?
总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可以有两种策略。
一是先求少了的量,然后再求少了的量占另一个量(单位“1”)的百分之几。
二是先求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单位“1”)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求少的百分之几。
订正栏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问:想一想,本节课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在解答关于分数或者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时,你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总结:通过以上两个问题可以得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一般有两种策略,
一是先求多(少)的量,然后再求多(少)的量占另一个量(单位“1”)的百分之几。
二是先求一个量占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然后再通过减1或1减求出多(少)的百分之几。
五、课堂检测
1.填空:
(1)4是5的()%5是4的()%
(2)5比4多()%4比5少()%
P3自主练习4。(先说一说谁和谁比较,再判定单位“1”。
(1)爸爸的月工资收入提高了10%,表示爸爸现在的月工资收入是原来的%。()
(2)一件上衣现价比原价便宜25%,那么原价比现价贵25%。()
(3)巧克力单价比奶糖贵9元,那么奶糖单价比巧克力便宜9元。()
3.P3自主练习2。(先说一说谁和谁比较,
订正栏再判定单位“1”。
然后说出“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和“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各指的是什么?
4.P5自主练习13。
六、教与学评价:
订正栏
信息窗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新授课)
学习内容:青岛版教材第6页,第1、2红点
学习目标:
1.知道“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学会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数学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知识方法,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4.提高学生认真审题及热爱学习数学的情感的意识。
学习重点:
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及“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能利用知识的迁移,建立此类应用题和稍复杂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学习准备:直尺
学习过程:
一、生成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订正栏谈话:同学们,每到瓜果飘香的季节,人们
便相约采摘,每年的“采摘节”都会有大量的游客走进采摘园。看,这就是凤凰岭村在“采摘节”期间迎接游客的情况。
课件出示情境图(隐藏“今年石榴30吨,比去年增产二成五”)
问:在这个情境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会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要问?
结合学生的回答,注意引导出数学问题并板书或出示:
1.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少人?
2.梨园今年收入多少万元?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解决第一个问题“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
订正栏少人?”
问:在这么多信息中,与这个问题有关系的是哪些?
问:在这些相关的信息中,最关键的信息是什么?
问:你能写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吗?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75%=(人)
答:到苹果园采摘的有人。
问:这个问题中的单位“1”是什么?
问:为什么用乘法列式计算?
问:这个问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什么问题相同?
预设:“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类问题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同样的类型,都要用一个数(单位“1”)乘以几分之几。
课堂练习:
水果店有千克水果,其中苹果占65%,苹果有多少千克?
2.解答第二个问题:“梨园今年收入多少万元?”
问:对于这样类型的题目,应怎样分析?
那么你先试着写出数量关系式,然后列式解答。
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列式解答。
订正栏将你分析过程说给你们小组听,都和你的
分析一样吗?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生汇报,并说出分析的解答思路。
线段图(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对比学生自己画的):
数量关系式:
去年收入+去年收入×5%=今年的收入
去年的收入×(1+5%)=今年的收入
列式:
订正栏结合学生的汇报,强调或者质疑:
(1)去年收入×5%求得是什么?
(2)这个题目知道了哪些量?要求什么量?
(3)4×5%求得是什么?
(4)1+5%求得是什么?
(5)比较(2)和(3),你有什么发现?
问:你能试着总结一下这类题目的解题方
法吗?
总结:“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可以有两种方法。
一是先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具体的量是多少,再加上原来的量,就是后来具体的量。
二是先求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单位“1”)的百分之几,然后在求出一个量。
课堂练习:
看图列式计算
学生解答后汇报并说出分析思路。
问:想一想,这两个红点问题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订正栏总结: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可以得出,“求一个数
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析思路是一样的,解决方法也是相同的。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先求多(少)的具体量,然后再用表示单位“1”的具体量加(减)多(少)的量求出另外一个量。二是先求一个量占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然后利用乘法求出一个量。
不论哪种类型的题目,只要与百分数或者分数有关系,一般都要先确定准确单位“1”,分析清楚数量关系式,才能正确的列式。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问:在解答关于分数或者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时,你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以前学过的哪种类型题目相同?用什么方法解决?
问:“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一般有几种策略方法,都是怎样的呢?
在百分数的运算中,乘法运算律依然适用!
五、课堂检测
1.一篇文章有个字。小明打了全文的40%,小明打了多少字?小芳来帮忙,打了全文的30%,她打了多少字?
订正栏2.几种油料出油率如下表。
(1)千克油菜籽能榨出多少千克菜籽油?
(2)要榨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仁?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王文收集了张人物邮票,收集的地理邮票比人物邮票少20%。地理邮票有多少张?4.一种电视机原来每台的价格为元,现在比原来便宜25%。这种电视机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5.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献5万余件,这些珍贵的文献约有70%流失海外。国内大约剩下多少万件?六、教与学评价:订正栏学习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二)—信息窗2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这个数(新授)学习内容:青岛版教材第6页,第3红点学习目标:
1.知道“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学会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数学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这个数”的知识方法,解决相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4.提高学生认真审题及热爱学习数学的情感精神。
学习重点:
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能利用知识的迁移,建立此类应用题和稍复杂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学习准备:直尺
学习过程:
一、生成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今年来采摘采摘石榴的人特别多,
订正栏
石榴大丰收。这不,管理人员做的统计。
出示情境图(只带有“今年产石榴30吨,比去年增产二成五”这一信息)
问:在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问:结合这些信息,你会有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1.二成五是什么意思?
2.去年产石榴多少吨?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解释“成”。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写成百分数就是10%。
板书:一成==10%
问:三成是几分之几?是百分之几?那二成五就是百分之几,几分之几呢?
课堂练习:自主练习P9第10题。(注意引
订正栏
导72%的转化)
2.解答“去年产石榴多少吨?”根据你的思考和理解,请你独立完成:
(1)单位“1”是什么?你试怎样确定的?
(2)请你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写出数量关系式。
(3)独立思考并列式。
(4)将你的想法在你们小组内讨论。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生汇报,并说出分析的解答思路。
1.线段图(结合学生汇报,出示线段图,并让学生和自己画的对比):
问:先画哪个量?是哪两个量相比较?
小结:在画线段图的时候一定要标明相关的数据。
2.数量关系式:
去年的产量+去年的产量×25%=今年的产量
订正栏
或者:
问:“比去年增加的产量”怎么求?
结合学生回答给出:去年的产量+去年的产量×25%=今年的产量
问:1+25%表示的什么?
列式:
问:你是根据什么列的方程?说一说是怎么列的?
(引导学生掌握根据数量关系式,用具体的数数代替已知量,用未知数x代替未知量)
问:除了这两种列方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列式:
总结:
在解决关于百分数问题的时候,思路和解决分数问题相同,都是要先判定准单位“1”,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式,根据关系式选择是列方程还是列算式,用具体的数替换已知量,用未知数x替换未知量。
订正栏
课堂练习:
王爷爷家种植的梨园,今年梨的产量是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二成,
去年的产量是()千克。
要求:先判定单位“1”,列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式。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解决与百分数相关的题目,最关键的依然是判断准确单位“1”。
问:单位“1”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另一个数”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应该为:另一个数另一个数×百分之几=一个数
或者:另一个数×(1百分之几)=一个数
依据数量关系式进行数据的代换,这样就可以正确列出方程或者算式。
五、课堂检测
1.把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百分数改写成成数。
六成五成四成五十成
30%10%75%72%
2、下表是李叔叔家这两年3种果品的产量情况。
订正栏
今年核桃的产量比去年减少了几成?
今年板栗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几成?
3.足球赛举办方决定将张门票免费送给学生,免费送出的门票数占足球场座位总数的5%。这个足球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4.我国民航部门规定:儿童(2~12岁)乘坐国内航班票价是成人票价的50%,乘坐国际航班的票价比成人票价低25%。
(1)从济南飞往上海的成人票是元,儿童票价是多少元?
(2)从北京飞往巴黎的儿童票价是元,成人票价是多少元?(要求用三种方法解答)
六、教与学的评价:
订正栏
学习折扣问题(新授)学习内容:教材第10—11页
学习目标
1.结合情景,让学生知道折扣的含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能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进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4.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理解折扣的含义,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折扣的含义。
学习准备:搜集有关打折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生成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欢乐农家游”活动还在继续,今天我们要去的美丽景点是山东沂水的彩虹谷。同学们去过彩虹谷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在彩虹谷看过哪些美丽的景色?想不想再去看一看。
课件演示(情景图)
师:根据情境图,你能搜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根据情境图交流搜集的数学信息。
预设:旅游团有20人,票价:60元,团体票(10人以上):八折优惠
课件显示学生搜集的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订正栏
预设:这个旅游团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课件显示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折扣问题
学习第一个红点问题:这个旅游团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1.读题,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游览“彩虹谷”的时候,还需要解决20人买门票需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自己读读题,边读边想,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
预设:“八折”是什么意思?
先请学生试看说说八折的含义,学生可能会说出:八折是指购买团体票每张的的价钱是60元的80%.
师: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写成百分数就是百分之几十,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八折就是十分之八,写成百分数是80%,表示现在团体票的价钱是原价的80%。(出示课件)
生根据理解再次交流:“八折”是指每人买门票的价钱是60元的80%是多少。
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道题什么意思,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预设:知道了旅游团一共有20个人,一张门票的价钱是60元,如果10人以上,每张门票的价钱就是60元的80%,求这个团一共需要门票多少钱:
2.列式解答,探究方法
(1)独立列式,探索方法
师:想一想,要求买门票需要多少钱先求什么?
订正栏
再求什么?(课件显示:想一想)想好后列式解答。有了一种方法,想一想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2)组内交流,理解方法
师:做完的同学跟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小组同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的做法,不仅要会做,还要讲清楚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展示交流:
预设1:60×80%×20
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先求买一张打折后的门票需要花多少钱,也就是求60元的85%是多少,用60×80%,再求20人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课件显示)
预设2:60×20×80%
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先求买20张门票需要花多少钱,用20×60,再求打折后共付多少钱。(课件显示)
(二)景区索道团体票(10人以上)打九五折,买20张索道票用了元,每人索道票的原价是多少元?
师:打九五折后,实际票价与原价是什么关系?
师:你能列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吗?
师:你能用方程解答吗?
师:如何检验你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刚才我们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了有关折扣的问题,比较一下,他们在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1:都是关于原价、现价、折扣之间的关系
订正栏
的计算。
预设2:已知原价和折扣求现价,实际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预设3:已知现价和折扣求原价,实际上是求“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可以用方程解答。
五、课堂检测
(一)基本练习
1.教材P11第1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商品折扣的含义。
2.教材P11第2题。
学生独立解决,说出折扣的含义,并交流自己的做题过程。
3.教材P12第3题
学生独立解决,引导学生重点说明折扣的含义以及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说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二)拓展练习
1.教材P12第4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商品的折扣是多少,含义是什么,然后独立计算填空。
2.教材P12第5题
(1)学生独立解决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清折扣的含义
(3)教师小结:第(1)小题是用折扣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目;第(2)小题是用折扣问题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题目
六、教与学评价:
订正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