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新闻 >> 正文 >> 正文

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久远的历史,个个洞窟的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2/8/13

敦煌莫高窟现存有编号的洞窟个,显示出敦煌曾有的兴盛但这个石窟群并不是在同一时期开凿的。据多年来敦煌学者的调查研究,现存洞窟是由北凉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以及与其平行的张氏、曹氏归义军政权,直至西夏、元,在大约近一千年的漫长岁月间,陆续营造而成的。

关于莫高窟的开建年代,在我国的史书中几乎没有什么记载。只有到了唐代,才有一些关于莫高窟开建的资料,如巴黎图书馆藏敦煌文书残文(P.)、莫高窟的碑文等。现在认定莫高窟在前秦建元二年(36年)由沙门乐樽开凿第一窟,是依据武周圣历元年(年)立的“李君(克让)莫高窟修佛龛碑”中文字记载而确定的。此碑简称“圣历碑”、“李义碑”、“李克让碑”。又称“李君修慈悲佛龛碑”。碑主李义字克让,武周时任效谷府校尉,是公元年李氏修缮莫高窟时所立。

晚唐《莫高窟记》,书写在第窟前室北壁左上方。此碑原在莫高窟第14窟,清末被毁,现在可以在敦煌研究院的陈列馆里看到碎成一大块、两小块的残件。李君(克让)莫高窟修佛龛碑”碑文记载:“前秦建元二年(年),有沙门乐傅,戒行清虚,执行恬静。

从上面的碑文,我们可以知道第一:敦煌莫高窟开凿的时间为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年。第窟的开造者是沙门乐傅,次有法良禅师,又在乐傅开造的洞窟侧营造一窟,敦煌营造石窟起源于乐傅、法良两位僧人。不过公元年正是前凉张天锡统辖敦煌时期,这并无关紧要。在当时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公元年,是前秦建元二年,也是前凉张天锡太清四年,也是东晋废帝太和元年,前燕建熙六年……至于乐傅所开为哪一窟?法良造窟今何在?已不可查,或许不存在了。现存敦煌莫高窟最早的第、、诸窟,一般认为是北凉时期开造的,在公元年-年第二,在乐傅、法良造窟后,又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等各修一大窟。而后,瓜州敦煌的官吏百姓不断营造石窟。那么东阳王是何人,经研究,可以明确为北魏瓜州刺史、东阳王元荣。其姓为元氏,系北魏皇室成员。北魏皇帝鲜卑贵族拓跋氏,早就改为汉姓元氏了。关于另位建平公,经研究可明确为西魏北周时的瓜州刺史建平公于义。

第三,从那时到武周圣历年“莫高窟修佛龛碑”的时候,已修窟室一千余。早期洞窟是指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时期到隋以前近年时间的洞窟,了解了早期洞窟,就可以了解这一时期敦煌的历史文化艺术。然而要判定敦煌莫高窟的早期洞窟,并非易事。因为现存的早期洞窟中,除了第窟有“西魏大统四、五年(年-年)发愿文题记”外,再没有可供断代的直接材料。只有通过对洞窟的形制、塑像、壁画、图案等项进行分类排比,分析它们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变化及它们的共存关系,探求演变过程的阶段性,从而为洞窟断代。这不是几个人在短期内能做到的,而是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群策群力,分工协作,几代人用几十年调查、排比、分析、研究的结果。比较致的意见,早期洞窟40个。具体分期断代北凉(年-年)7个。

第、、、、、、窟。

这一组7个洞窟中,第、、三窟南北比邻,自成一体,为莫高窟现存洞窟中最早的。

2.北魏前期(年—年)8个。

第、、、、、、、窟。

其中第窟有大家熟知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佛教故事画。

大家喜爱的“九色鹿王本生画”,在第窟的西壁上。

3.北魏后期、西魏(年—年)10个。这时,北魏在敦煌撤镇建瓜州,曾以皇室东阳王元荣为瓜州刺史,元荣任期历北魏、西魏两代,曾在敦煌莫高窟开凿了一些洞窟,将内地深受南朝汉文化影响的佛教艺术移植西来,使敦煌莫高窟艺术风格内容向中国化过渡。这转折时期的洞窟有第、、、、、、、、、窟。

4.北周(年-年)15个。这15个洞窟是20世纪60年代初,研究者从原先认为是隋代的个洞窟中分离出来的,但未能得到承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