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桂林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羡慕地夸上一句:“哇,好地方,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虽然在民间流传已久,但大多数人却是因为上小学时,四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那篇名为《桂林山水》的文章。
这篇是现代作家陈淼在年游览桂林山水时,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文中对桂林的山山水水进行细致且优美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那时起,大家心里便有了一个向往的山水圣地——桂林。
和桂林山水一样,北京的长城、武汉的黄鹤楼、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内蒙的大草原、敦煌的莫高窟都因为曾经出现在中小学的课文里,被我们所熟知,从此之后,便心生向往。
类似的地方还很多很多,教科书是民族智慧和文化延续的载体,也是一代又一代祖国的花朵接受知识的主要来源。
许多家长特别喜欢带孩子出去旅游,孩子们一般都会选择在课堂上了解过的名山大川。
不过,因为对这些知识了解得不够系统,所以,会产生一些比较尴尬的小笑话。
比如我在北方上学的时候,经常会有人问我:“广西是桂林的省会吧?”
弄得我愕然地看着他,半天才回答道:“不不不,桂林只是一个小城市,它属于广西,省会也不是桂林,是南宁。”
不过,这也难怪,这桂林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咱们上学那会儿,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考试服务的,死记硬背下来后,考过了便把它们抛在了脑后。
当时若是能把这些经典佳作与中国地理中的实物联系起来,我想,不仅学习的时候十分有趣,还能记得特别牢固呢!
现在的孩子可真是幸福,光明日报摄影美术部的老师们就为孩子们编撰了这么一本书,里面涵盖了与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相关联的诗词名篇,题为《课本里的中国》。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翻开的还是我那美丽的家乡广西,作为广西人,对家乡依然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呢。
果然,除了桂林山水,我忽然了解到原来红军长征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竟然就是我们桂林地区的越城岭。
八年级语文中的那篇《老山界》把红军翻山时那种艰难的场景描写得非常细致:“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看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离长征路竟然这么近,心中顿感惭愧。
于是立刻决定,这个周末便带上孩子,重走长征路,让他体验一下红军战士当年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离开书本,离开电视剧,去实地感受一下那里的艰险,他才能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没有这些革命先烈们的英勇献身精神,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定。
相信您的孩子看了这本《课本中的中国》之后,对广西会有个更全面的认识,下次你带他来旅游的时候,他还能给你当小导游呢。
除了广西,这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
如果您拿到这本书,会先看哪个省份呢?不过,我相信您最终会和我的想法一样,带上孩子都走一遍。
这本书特别适合五到九年级的孩子阅读,全书以文化为经,以地理为纬,将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诗文画作都串联在了一起,让孩子们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解读课本,了解咱们中国的文化,感受祖国美好的山河!
特别建议咱们家长们,好好读读此书,为自己补上曾经缺失的一课。
我读完之后,内心充满了骄傲与自豪,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句话:“我爱你,中国!”#文化#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