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故事的力量
烟台一中高二2班王子涵指导教师司文平
在我们尚是不会说话的孩提时,故事就开始陪伴着我们。十余年间,从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到知书达理的青年人,我们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对于个人、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故事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我看来,故事是有力量的。
故事的力量在于对心灵的触动和对智慧的启迪。一路走来,一路成长,是故事教会了我们谦逊、礼貌、正直和善良。太多太多的美好品格蕴藏在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里,在文明的延续中代代相传。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是为人的根本;寒号鸟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提前打算、未雨绸缪;六尺巷的故事教给我们心胸开阔、恭谦礼让的高尚品德……这些并不起眼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触动了我们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塑造着我们的人格。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中,最爱讲故事的大概就是庄子了。无论是《秋水》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还是《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抑或是《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都把故事作为了传递思想的工具。老庄哲学中那些最精妙的部分,都被注入了这一个个的故事,于是它们不再惧怕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在故事的讲述中成为永恒。
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绝非虚言。故事的讲述正如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时看似收效甚微,但实则影响巨大。不必举出那些遥远的例子,单单是揆诸当下,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多少同学在听了梁漱溟先生“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故事之后奋发学习,立志为国为民、造福苍生;多少人在知道了钱七虎院士“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故事之后投身国防事业,不求半分名与利;多少学生在了解了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故事之后甘愿攻读最辛苦的药学专业,只希望研究新药造福病人……一个人的改变也许并不起眼,但每个人的改变汇聚在一起,便是所向披靡的磅礴伟力。
故事是讲给人听的,好的故事要能够展现一个国家民族的形象。近年来,党和国家多次提出要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不仅仅是对媒体和外交部工作人员的要求,更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力行的“分内事”。哪怕是像做好垃圾分类、爱护环境卫生这样简简单单的小事,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了,就都是在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我们的中国故事。
故事的力量很大,但用好故事的力量在人,在你,在我,在我们。
讲中华故事,筑大国力量
烟台二中高二18班杨翰如指导教师刘玉君
“好的故事”如同细腻丝绸,虽柔软,却能给人充满力量的启迪与改变。“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时代与国脉相牵相连的今天,踔厉奋发的中国不断书写日新月异的时代故事。唯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能展现可爱可敬之中国形象,推动中国更加昂首阔步走向全球舞台。
“好的中国故事”之功用,正是在于它能在讲述者与受众之间,迅速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没有太多的抽象概念,也不需要华丽词藻的堆砌,有的只是对中华文化的满腔真情,对中国发展的真切肯定。
着眼传承创新,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前有“昆曲义工”白先勇,耄耋已至,仍奔走国内外不怠,让婉转细腻的吴侬软语得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回响;又有“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与开创,使黄沙漫天的莫高窟终能焕发新的生机,并以数字的形式永存;更有“故宫掌门人”单霁翔,拂去故宫历史的封尘,让那些“束之高阁”的藏品摇身一变,成了丰富新奇的故宫文创……此番例子,不胜枚举。他们用自己的执着,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代和国际同呼吸,激发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更吸引着全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