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0月24日电(记者张玉洁)用油画、芭蕾、交响乐等西方艺术手段呈现敦煌,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新变化。一场名为《敦煌意象》的油画展,正在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前举办。油画笔触下,壁画中的菩萨展现出别样之美。陈燮君以敦煌壁画中的菩萨为原型创作的油画。新华社记者张玉洁摄“与古代画工用矿物质颜料在墙壁上作画不同,这次展出的120幅作品都是纸上油画和固体油画,似敦煌又不似敦煌。”画展主要创作人、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说,希望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都能看懂敦煌,领略敦煌神韵。敦煌是古代中原连接西域的重要区域。4世纪至14世纪的4.5万平方米壁画,记录下中国、印度、希腊等多元文明碰撞交融的景象,这为艺术家重释敦煌提供了机遇。俄罗斯画家的油画作品《双飞天》。新华社记者张玉洁摄仅在今年9月,就有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画家的《俄罗斯画家画敦煌》展览、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敦煌》等多场展演在敦煌举办。“古老的敦煌艺术在当时是最时髦的,从服饰、装饰、画法等都可以看到这一点。”陈燮君说,“如果古代画工活到今天,他也会用新的表现手法来描绘敦煌。”陈燮君站在油画作品前。新华社记者张玉洁摄除了观念上的承古启今外,人们也探寻着中外相通的共鸣点。敦煌研究院馆员付华林是芭蕾舞剧《敦煌》的剧本执笔。在他看来,将西方艺术与敦煌文化对接,是一个寻找“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不同艺术体系对精神世界的探寻是相通的。因此,他将“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个人故事确定为剧本的主体内容。芭蕾舞剧《敦煌》的剧照。来自中央芭蕾舞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