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新闻 >> 正文 >> 正文

昭君出塞后,匈奴人是怎样对待她的莫高窟一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5/3/26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 https://m.39.net/pf/a_4786958.html

历史上,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无不让人印象深刻。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她们的结局却不尽完美。但在这四个人之中王昭君是最让人敬佩的一位,昭君出塞的故事也永远铭记在了人们心中。

王昭君为了家国大义而选择了牺牲自己。她放弃了在自己国家的一切,远赴异国他乡,承担起维护两国和平的重任。那么,王昭君在出塞后去往匈奴之地后,究竟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匈奴人又是怎样对待她的呢?莫高窟的一幅壁画就为我们揭示了真相。

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

昭君出塞,其实本质意义上就是一种和亲。和亲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常见的联姻方式。古往今来,有过不少和亲的案例,事情发生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

和亲是一种维护和平的重要方式,通过和亲来以示两国友好,维持国家联系,避免战争的发生,对维护和平对两国的安定相处有着重要作用。

但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和亲大多是发生在一些被逼无奈的时候,当时的王朝没有足够的武力去抵挡外来人员的入侵,通过和亲的方式来向其他国家表达自己的臣服,从家国意义上来说,和亲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手段。

但就个人而言,一个女子被当成了国家之间利益博弈的棋子,丧失了自由生活的权利,成为了一种政治工具,一辈子都没有权利和自由可言。在历史上,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了下来,王昭君带着和平的使命和国家的期待前往和亲。

在初汉时期,当时匈奴的势力十分庞大,并且有着强大的部队和武装力量,匈奴的发展势头大于汉朝,汉朝无法抵挡匈奴的进攻。但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七征匈奴壮大了汉朝的声威,而匈奴也因此冲散七零八落。

之后,匈奴因为长时期的内战消耗,渐渐衰落,不得已只能臣服汉朝。为了安抚匈奴,也为了维护汉朝社会的安宁和朝廷政权的稳固,当时的皇帝汉元帝决定和匈奴和亲。

因此汉元帝开始寻找和亲的人选,但后宫人人都避之不及。这让汉元帝非常头疼,但此时王昭君站了出来,她自告奋勇,决定为了汉朝的安定和平,自愿前往匈奴和亲,于是有了后来昭君出塞的故事。

因画像错失美人

可如此美貌的女子,为何没有被皇帝选中,而是前往匈奴和亲了呢?其实这中间还有着一桩传闻,当时皇帝后宫妃子众多,又大力推广选秀,所以后宫女子众多。但当皇帝选皇妃时参与的人数还是太多,皇帝无法一一过目,便派了画师为每个人进行画像,然后共给皇帝进行选定。

而有一些家族丰厚的女子,便以钱财贿赂画师,让她们将自己画貌美一些,这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每个参与选秀的人都会贿赂画师。而王昭君因为只是出身普通因美貌而被选入宫中,没有多余的钱财来贿赂画师。

因此,画师恼羞成怒,一怒之下,将她画十分丑陋,因此她没有被选为皇妃,此后便一直在后宫作为宫女生活。而汉元帝在昭君出塞之前,初次见到王昭君,就为她的美貌所震撼,他十分感到惊讶,为何如此貌美的女子,为何却从来没有见到过呢。

据传,后来,汉元帝得知是画师在其中作祟,还绝了长安画派。但这都是种种说法之一,终究是没有详细的记载。虽然汉元帝错过了王昭君这个美人,但他不能反悔,于是就这样王昭君踏上了出塞的路程。

身处异国他乡的日子

但她在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和亲意味着她将一生远离故土,不得回家,即使死去也将葬在匈奴所在的国家。

昭君出塞后面临着许多生活上的问题,中国南方人和匈奴人的饮食习惯,缘环境以及气候问题,都给昭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障碍。首当其冲的就是饮食问题,两国巨大的饮食差距导致王昭君在初始阶段时十分不适应,险些丧命。

中国的南方一直是诗情画意之感,那里的有山有水,带着出生在那里的人始终都有一种温婉的气质。而北方环境气候则是十分不同的。相比于南方湿润的空气,大漠这里天气干燥,气候炎热,没有充足的水,只有牛羊和草原,王昭君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时,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但在这些种种的困难下,她都没有退缩。

莫高窟壁画揭示真相

很多都只知道王昭君出塞,但并不知道她最后的结局,那么王昭君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其实莫高窟的这幅壁画所绘的就是王昭君去世后前来缅怀她的人,和举行缅怀她的仪式。

在壁画上详细地描绘了在王昭君死后,匈奴人为他举行的隆重葬礼,并且他们为王昭君自愿地做出了一些行动,用来缅怀王昭君。只是这些行动都非常的奇怪,是用自残。而这些都体现在莫高窟的这幅《弟子举哀图》中。

在王昭君的葬礼上,匈奴人分别用刀刺向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有一些甚至还剁下自己的手指来以示祭奠。然而,这种祭奠的方式,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可能也正是这种壮烈的举动才能抒发他们心中对王昭君的缅怀。

结语

事实上,王昭君在匈奴的处境并不算太好,他最初嫁给了呼韩单于,但是他们并没有生活很久。几年后呼韩单于就意外去世,他死后王昭君又必须要遵从习俗嫁给他大儿子。这种父死子继的方式,让传统的王昭君十分难受。

王昭君按照传统嫁给新单于后,两人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她又必须按照习俗嫁给自己的孙子,王昭君在心理上无法接受,但是她又必须承受。尽管如此,王昭君在匈奴人心中依旧对有着崇高的敬意和的地位,这是不可辩驳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