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甘肃,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浓浓的诗意和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无尽向往。
那些小学课本上的诗句,描述的黄沙中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以及那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温柔风光,都让我对甘肃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甘肃,这个地方,以其独特的魅力,将粗犷与温柔完美融合,展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
在我对甘肃的认知中,有几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兰州大学的名声如雷贯耳,它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顶尖人才的能力,让我深深敬佩。
兰州大学,这个在网络上频繁出现的名字,成为了我心中的一座灯塔,照亮了求知的道路,只是遗憾的是,我的高考分数并未能达到报考兰州大学的标准。
第二:甘肃的地名总让我感觉霸气侧漏,如武威、张掖、敦煌、嘉峪关等,这些名字不仅在古文学和影视剧中频繁出现,更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地名,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剑,刻画出甘肃的威武与雄壮。
第三:甘肃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之美,总是让人震撼。从兰州的母亲河——黄河,到张掖的丹霞地貌,再到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每一处都是大自然和历史的杰作。
嘉峪关的雄伟、麦积山的神秘、崆峒山的仙气……这些景观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历史的见证。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有太多的疑问跟好奇。
1、美食的疑惑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种兰州面馆里的方块面片,那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美味。那面条用西红柿、辣椒和肉沫一起烹饪,红汤浓郁,味道鲜美无比。
我一直想寻找这种面条的做法,希望能有甘肃的朋友能够传授给我,让我再次品尝到那人间美味。
另一个疑问是关于兰州拉面的。在我的城市,兰州拉面随处可见,汤味清香,面条有嚼劲,是我经常光顾的美食。
但是,当我踏上兰州的土地,却发现这里的拉面跟我所熟悉的风味大相径庭。
最让我好奇的是,兰州的拉面中牛肉的分量明显不同,这是否意味着兰州的牛肉更为便宜,或者这里有着不同的烹饪传统?
尽管风格迥异,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哪种风格的兰州拉面,都让人回味无穷。
2、家常美食的探寻
在我的记忆中,兰州拉面作为甘肃的代表美食,遍布全国。然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在甘肃的家庭中,米饭是否也是餐桌上的常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触动了我对甘肃日常生活的想象。同时,我也好奇,是否每家每户都会制作拉面?毕竟,拉面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高超的技艺和耐心。
3、张尕怂的文化传承
我的好奇心还延伸到了甘肃的民间艺术上,张尕怂,这个我在网络上偶然发现的甘肃小曲艺术家。
他用琴声和歌唱,传承着甘肃的民间小调,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让我深感敬佩。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有人像张尕怂这样致力于保护和传播民间艺术,实属难得。
3、甘肃的经济
关于甘肃的经济,我曾有过一些误解,以为甘肃满目黄沙,生活条件艰苦。
实际上甘肃的发展远非我所想象,甘肃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农村的民居整洁现代,道路宽敞,小轿车往来频繁,农田布局有序,偶尔可见的工厂更是展现了当地的经济活力。
4、徐霞客的足迹
对于甘肃的自然美景,我不禁想到了徐霞客。这位著名的旅行家,留下了许多关于中国名山大川的游记。
不过,对于甘肃这片壮美的土地,他的笔墨似乎并不多。甘肃的河山之美,如果能被徐霞客详细记录,定会成为后世宝贵的文化遗产。
5、唐诗跟甘肃
说到文化,不得不提的是唐诗跟甘肃的深厚渊源。李白、王维、王之涣等伟大的诗人,都曾留下了赞美甘肃的诗篇。
这些诗句不仅美化了甘肃的自然风光,更把甘肃的文化气息传播至四海。
我好奇,甘肃的朋友们是否能背诵这些跟甘肃息息相关的唐诗,这些诗句又在唐诗三百首中占据了多少比例?
6、甘肃跟黑龙江的共同名人
甘肃跟黑龙江之间的一个共同名人——铁人王进喜。这位伟大的石油工人,以其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在大庆油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王进喜其实是甘肃酒泉人。他的故事在黑龙江广为流传,成为了那里不朽的传奇。
我好奇,甘肃和黑龙江的朋友们是否都知道这位两地共同的骄傲,王进喜的故乡背景是否为他在甘肃同样赢得了尊敬和纪念?
7、白银市的金属之谜
让我们来说说白银市。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财富的象征,让人联想到满城金银财宝。
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尽管名为“白银”,这座城市却又被简称为“铜城”。
这个特别的现象让我不禁思考,这背后是否有着某种历史或地质的原因?
白银与铜,这两种金属在这座城市的命名和称谓中扮演着何种角色?
在中国,还有一个以黄金命名的县级市,那就是浙江省的金华市。
而提到一个与金属名字相关且极为富裕的江南城市,不得不提的是江苏省的苏州市,虽然“苏”并非金属,但“苏”在古代有金属的意味。而且苏州因为经济繁荣跟文化富饶而闻名遐迩。
8、甘肃的地理之谜
关于甘肃是不是内陆还是边疆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中,甘肃似乎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
但是,当我踏上酒泉这片土地,发现甘肃竟然跟蒙古国接壤,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之前的认识。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存在,让甘肃成为了中国与蒙古国接壤的省份之一。
这种发现,让我更加相信,亲自走一趟的体验,远胜于书本上的知识。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书万卷不如走一趟!
甘肃的文化底蕴真的很厚实,不仅仅是几首唐诗那么简单,不仅仅有雄伟美也有胜江南的美景!
甘肃,走一趟还是挺值得!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