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书香社会建设的重要指示,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提升全市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市委徐惠民书记为全市干部、群众推荐了10本阅读书籍,以此激励广大市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推动我市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谱写好“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的精彩华章。
年市委书记徐惠民向市民推荐书籍10本好书
书
籍
介
绍
1.《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习近平同志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大意义、方向原则、观念体制、方式方法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刻阐述,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2.《党领导的强大体制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简介:胡锡进说:“我们不发声,中国会吃亏。”上至国家政体,下到个人日常,作者用大白话讲大道理,用真心话讲朴素的真理。书中分凝聚共识、铭记历史、风华正茂、厚积薄发四个部分,用老胡的“三观”解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种社会热点问题。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日常的利益纠葛和喜怒哀乐中,国家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它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对我们个人生活和命运的塑造。我们每个人人生道路的时代含义,都与国家道路的带宽和质量有关。
3.《病毒星球》
简介:本书旨在让读者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等极端条件,到现在仍然无处不在。尽管疫苗不断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让病毒一次次地突破人类的防线。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
4.《中国经济的未来:热点、难点和增长点》
简介:本书聚焦中国新经济周期(—年)中国经济的热点、难点、增长点。主要内容有:中国经济新周期的三大任务、中国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期的3个基石、全球贸易与中国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落实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回望与再起航,以及对第三次全球化与中国开放新阶段政策的建议。
5.《迈向万物智联新世界:5G时代·大数据·智能化》
简介:本书试图从物理域、数字域和认知域三个层面入手,系统性阐释5G时代大数据智能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和政府治理模式的全局变革及深刻影响。主要聚焦于发展机遇、发展路径、发展方向、发展倡议和开放性问题,提出我国要加快构建基于5G×大数据×AI的数字中国新型基础设施;聚焦于5G时代政府先行所面临的新时代新思维、新常态新问题、新阶段新范式、新情景新远景、新平台新手段和新模式新机制,期望能够为重塑数字经济时代国家数字化治理新格局提供有益思路。
6.《城市更新》
简介:城市更新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城市化阶段,人口大量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加,新增人口住房需求带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城市发展表现为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城市化率逐步提高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病”开始凸显,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突出、生活品质下降等问题逐步显现。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城市复兴”或“城市更新”的概念,其重点在于通过对城市资源的调整、整合和更新,提供创新制度并引入金融支持,使城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实现城市的永续利用。
7.《莫砺锋讲唐诗课》
简介:本书聚焦了从初唐到晚唐的主要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高适、李商隐;重要名篇诗作:《春江花月夜》《秋兴八首》《燕歌行》《哀江头》《琵琶行》《锦瑟》等;探讨了包括:谁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著名诗人之间的唱酬问题、唐诗意象的密度、唐诗中的主要主题、唐诗和宋诗的比较等问题。可谓堂堂精彩,堂堂让人爱不释手!
8.《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简介:“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展现了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9.《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
简介: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州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为避免冲突扩大采取妥协政策。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作者历经数年撰成这本编年体抗战纪实,目的就是摒除普罗大众以往对抗日战争模糊不清,甚至人为扭曲的认识,全景而形象地呈现那段血与火的过去。本书所收录的抗战照片完整且清晰,直观地展现了当年中国军人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无畏的民族气节。
10.《诞生:共和国孕育的十个月》
简介:作者截取了年1月至10月这段时间,集中围绕新中国筹建这一主线展开叙述,清晰地描绘了新中国从萌芽、发育,到成型、诞生的过程。该书角度新颖,史料丰富,写的是故事,反映的却是规律,是经典的“国史教育第一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