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鸣沙山中,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
莫高窟既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敦煌莫高窟包括南北两区,南区的洞窟分布在鸣沙山东麓,以卢舍那、安置、禅房、会堂四类洞窟为主;北区的洞窟则集中在鸣沙山西麓的莫高山峡谷中,以佛像和壁画为主要内容。这些壁画和佛像数量众多,造型优美,表现手法独特,是中国古代涂画艺术的一大瑰宝。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历史场景、民间生活等各种图像和题材,传达了佛教思想和文化精髓;佛像则体现了古代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和人类创造力的无限魅力。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