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如此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廊和千年不断的历史文明,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前来欣赏赞叹、考察学习、甚至是虔诚礼拜为之朝圣!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我们精心编写了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这里的“画”不仅仅是莫高窟的壁画还有莫高窟的塑像、建筑、历史图片、历史遗迹等等。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我们将用充满温度感的文字来传递出历史信息的点点滴滴,“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大家聆听到绘画的声音,让声音传递美丽的绘画!
莫高窟保存瑞像及瑞像图最多的一个洞窟为中唐第窟,环绕佛龛顶部一周共绘制了40余幅。在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有关于瑞像的解释:“优填王始以栴檀作释迦佛之形像,瑞相圆满,故名瑞像。”关于瑞像图孙修身老先生也这样说到:“佛教图像之一……凡能显神异、表征凶吉者,即称瑞像。”
瑞像最早产生于印度,而后流传四方,一般恪守固定的原型,力图模拟圣容,表现灵瑞的瞬间,并因灵瑞而具有护持佛法长住久安的功能。由于瑞像所出现盛行的地域不同,也多分为不同种类,尤以犍陀罗瑞像、于阗瑞像、凉州瑞像居多。
分身瑞像是犍陀罗瑞像的代表,分身瑞像也被称为双身瑞像和双头瑞像,此类瑞像图在莫高窟共保存了18幅,在丝绸之路一线仅在4处出现了相类似的分身瑞像。除敦煌外,新疆克孜尔出土的双头分身木版画,内蒙古黑水城出土的“双头瑞像”泥塑和巴中石窟南龛“双头佛”像,皆是用不同的塑造手法来呈现。
分身瑞像木版画(现藏于柏林国立印度美术馆)克孜尔唐
双头佛(现藏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黑水城西夏
双头佛石雕像四川巴中南龛第83龛唐
莫高窟第窟佛龛中央的分身瑞像,佛像绘有两头四手,其中两手于胸前合十,佛头分向两侧微微垂目,整幅画作笔触精妙细腻,线条清晰,色彩雅致,佛像两边榜题清晰完整:“分身瑞像者,乹陁逻国贫者二人出钱画像,其功至已,一身二头。”这应是源于敦煌遗书S.号《诸佛瑞像记》中的记录。
双头瑞像第窟佛龛内中唐
而画面中故事情节则出自于《大唐西域记》卷二犍陀罗国情形的部分:“大窣堵波石陛南面有画佛像,高一丈六尺。自胸以上,分现两身;从胸以下,合为一体。闻诸先志曰:初有贫士,佣力自济,得一金钱,愿造佛像……时彼画工鉴其至诚,无云价值,许为成功。复有一人事同前迹,持一金钱求画佛像。画工是时受二人钱,求妙丹青,共画一像。二人同日俱来礼敬,画工乃同指一像示彼二人……二人相视,若有所怀。画工心知其疑也,谓二人曰:‘何思虑之久乎?凡所受物,毫厘不亏。斯言不谬,像必神变。’言声未静,像现灵异,分身交影,光相照著。二人悦服,心信欢喜。”
无论是依据《大唐西域记》还是敦煌遗书中的记载,分身瑞像都凝固了佛以分身之神力安慰贫士的瞬间。当画工用两人之钱画出一身佛像,佛像瞬时一分为二时,佛的平等精神,佛的慈悲就如此深刻示现了,这就是“佛”,“佛”就是这样,不论贫富、等阶,用“佛”的智慧,满足众生的美好心愿。
主创团队
策划/李萍、宋淑霞
撰稿/韩文君
学术顾问/王惠民
来源: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