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你我他”系列活动之
”一人一书一观点”
读书会
-Campusreadingsharing
我在书海中寻找着,
我相信书中的知识将给我插上
飞翔的翅膀,
我相信只要我能刻苦努力,
我就能不断向上。
BOOK
01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Readingsharing
疫情期间“你我他”—自我健康管理与社会支持管理云服务,第十四期“一人一书一观点”读书分享会顺利组织。活动由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周义星带领,参会人员包括不同行业30多位校内外人。
本期在线读书分享会,以星云大师的语录:“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作为开场白,既切合了疫情期间“你我他”系列活动的大主题,又强调了读书对于青年人的重要性,衔接本期“一人一书一观点”读书分享会的主题。
读书分享会的第一个环节由带领者分享阅读书籍及其思考,先后对《中国人》《菊与刀》《人心与人生》《人物志》《爱弥儿》《黄帝内经》等六本书的内容和主要思想进行了简单介绍。
为了能引起与会者的共鸣,带领者选取林语堂先生著的《中国人》进行较为细致的分享。带领者从手中定价为3.2元的平装书谈起,对比当时的物价与职工工资突出这本旧书的外在价值,又从此书年完成写作、年翻译出版、年3月印刷、同年5月作为运动会奖品发放至其第一任主人手中缓缓道出其历史厚重感,此外带领者从书的封皮软硬、书页大小、文字排版、语言可读性的角度分享了个人选择书本的经验。随后带领者根据目录对其内容进行了较为细致地介绍,并结合当下中国发展趋势,引入个人思考,着重分享了书中关于中国历史发展周期和中国文化稳定性三要素(家族制度、考试制度、田园生活)的观点。此外,还将我国年头号文件把乡村振兴提到新高度的事实与书中中国人对田园生活充满向往的观点相结合,认为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既符合中国人内心的文化需要又是中国发展的某种追求。乡村振兴战略既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也促进疫情下国内经济发展,同时还有助于满足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需要。
读
万
卷
书
BOOK
02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Readingsharing
在与会者分享环节中,大家在对《中国人》一书进行简单讨论后,分享了自己阅读书籍的名称与其作者,以及书中的观点、语言特点及其引发的思考。大家分享的书籍包括:《我心归处是敦煌》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樊锦诗这位传奇女性50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展现了她的事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还有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世界秩序》基辛格在此书中的论述充满了辩证法,例如合法性与权力之间的均衡、秩序与自由之间的对立与相依。习近平曾在演讲时引用了基辛格著作《世界秩序》一书中的话说:“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敦煌艺术十讲》分十个专题,从美术发展史的角度系统探讨了敦煌艺术在中国绘画史、雕塑史、书法史乃至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内容涉及敦煌石窟壁画和彩塑艺术,以及敦煌写本书法艺术等。此书内容广博,值得大家多次阅读回味。《月光落在左手上》这本诗集是女作家余秀华在其摆脱婚姻的束缚后发表的,分享者朗读了诗集中的两段诗,同时还分享了此作者的纪录片,分享者通过诗集中暖暖的意向来勉励自己,不断向上。《瓦尔登湖第二》由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著,作为学者兼作家,作者将其学术思想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此书在美国引起广泛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