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莫高窟乐乐大王回家记人民资讯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5/3/12
乐乐大王是一只普通的中华田园犬,年7月出生于敦煌莫高窟。这部绘本以乐乐大王为视角,讲述它眼中莫高窟的神秘洞窟、四季风景和美好人物,道出了它心中天性的、自然的眷恋——“无论我在哪里,都会踏上回家的路”。乐乐的妈妈在世时,常常带它一起“巡山”。乐乐也因此被网友戏称为莫高窟“乐乐大王”。年春的一天,莫高窟雨雪交加,栈道积水严重,暂停开放。莫高窟官方微博曝出乐乐“巡山”后的照片:“皮大衣”湿了,“发型”也乱了,淋成了一只落汤鸡。乐乐因此赢得了网友的一致点赞,“大王这江山打得不易”“是时候发个工作证了”“因为一只狗爱上莫高窟”……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和央视新闻也播发了莫高窟乐乐大王的故事:5岁那年,一直照顾乐乐的传达室张爷爷退休,将它带回了20多公里外的城里;没想到,乐乐奔波20多公里,独自走了两天,回到了莫高窟。乐乐成了“网红”,网友被纷纷圈粉。《莫高窟乐乐大王回家记》就是以乐乐回家为故事原型的一部绘本。作者陈梦楚是90后插画师,年作为志愿者为游客义务讲解莫高窟文化。感动于乐乐的故事,她拿起画笔,绘出了这个故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华商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李喻军认为:“感动是人类精神本质中的善良与积极能量。《莫高窟乐乐大王回家记》以质朴动人的表现手法,神化了小狗乐乐大王,使读者在阅读的感动中对莫高窟产生了美好想象。特别是故事结尾,温暖且充满着浓浓的敬意,从侧面反映出敦煌一代代守望者的平凡与伟大。”绘本以图画说话,形成自己的画面语言。传神、生动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莫高窟乐乐大王回家记》原手稿的一个场景中,白杨树有些纤细。敦煌研究院相关人员指出,常书鸿所长带领大家栽种的白杨树,70多年过去后,已茁壮粗实。这幅图后来加粗了白杨树干,加重了苍翠感,从而更符合真实场景。作为故事的主角,绘本考证了狗这种形象是否出现在敦煌壁画中。正是得益于对细节的反复考量,在艺术表达的同时,这本绘本的感染力才更加有所依托。绘本以莫高窟为背景,一开始就交代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大小洞窟的数量,并将敦煌壁画中的动物禽鸟形象——九色鹿、孔雀、狮子等,逐一介绍给读者。在不多的文字里,绘本尽可能地传达出更多信息,带领读者去参观浴佛节现场、敦煌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九层楼等,领略莫高窟四时风物和景象。通过乐乐的引领,绘本形成了一幅莫高窟导览图。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李萍部长认为:“《莫高窟乐乐大王回家记》中关于敦煌莫高窟的人文知识介绍只是个引子。如果读者因此激发出进一步深入下去的兴趣,打算透过这个窗口对莫高窟一探究竟,显然这本绘本就达到了目的。”据了解,这本书在莫高窟的部分销售所得,将捐赠给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用于敦煌石窟保护。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本文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