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敦煌莫高窟不可被忽视的艺术瑰宝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2/8/15

敦煌莫高窟:不可被忽视的艺术瑰宝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都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其他的如古希腊、古罗马以及美洲的印第安文明也曾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些古文明中,中国不是年代最早的,也不是影响力最大的。

但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世界上绝大多数文明的火种熄灭了,唯有古中国几千年来仍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包容性。

中国本土的道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来到中国,也逐渐的被中国文化洗涤,加入了相当多的中国元素,这些外来的文化既深深影响了中国,反过来又被中国文化深深影响。

尤其是流传中国近两千年的佛教,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中国人先是接爱,而后消化吸收,继而发扬光大,到了唐代初期,印度佛教的基本哲学元素仅仅经过几百年便已完全中国化,与中国的儒道等传统文化相融合,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强大的消融理解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25公里,由数百个大小不一的石窟组成,远远望去如密密麻麻的蜂窝般镶嵌在敦煌沙鸣山上,公元年,前秦僧人乐僔无意间走过鸣沙山,忽见鸣沙山顶上突现一片金光闪烁,似有万尊佛光普照。

乐僔倒头便拜了下去,在乐僔这个虔诚的教徒看来这无疑是佛祖显灵。乐僔自此的人生便有了一个目标,就是在这里建一座石窟,供奉他心中的佛。黄天不负,乐僔最终完成他的夙愿,敦煌的第一个石窟就这样建成了。

实际上乐僔看到的只是在今天看来十分普通的一次大气折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海市蜃楼。但在那个时代,甚至以后的若干个时代,科学还无法理解这种现象,只能用一种神迹来解释。

乐僔在鸣沙山看到佛光在他的佛窟建成后越传越广,也越传越神奇。

不久以后,禅师法良在乐僔的石窟旁又开了一窟,供奉了法良心中的那尊佛。此后南北朝结束,直到唐宋元一千六百余年,随着佛教的兴盛,洞窟一个接一个地被开凿出来。在鸣沙山一千六百多米的断崖上,密密麻麻地开凿了数不清的石窟,有如蜜蜂的蜂房般。

直至南北宋时期,由于中原文明逐渐丧失了对丝绸之路的掌控,敦煌逐渐没落了下来,莫高窟也逐渐没落,没有了昔日的辉煌。

到了清末和民国初年,由于对莫高窟和后来发现的藏有大量古籍的藏经洞保护不力,致使大量国宝流失,让人痛心疾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