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中国飞天梦成真,因为我们走对了关键一步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4/10/6

神十三“上天”了

ShenZhouShiSan

10月16日凌晨23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随着火焰闪耀,神舟十三号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宇航员,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上星空。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

古人的飞天梦

FlyingDreams

中国古代先民一直有这样的“飞天梦”。

女娲补天、嫦娥奔月,还有庄子《逍遥游》,里面提到有一条大鱼(鲲)变成大鸟后可以“高飞九千里,绝云气、负青天,从而抵达天池。”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嫦娥奔月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也记载着这样的飞天形象,莫高窟个洞窟中,几乎都有飞天的身影。壁画中飞天的羽人是唐代的作品,画中飞天呈现女性菩萨形象,丰肌秀骨,珠光宝气,裙带飘逸,可以算得上精美绝伦。

事实上,很多学者认为:“飞天”形象就是印度的乾闼婆(香音神,负责散花)和紧罗那(歌舞神,负责伎乐),到了中国之后,逐渐世俗化,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的结合体。

还有个传说很有意思,说汉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就是梦到了金人从空中飞来,于是,皇帝就派人出使天竺去找寻这个秘密,使者后来从西域带回了佛典与佛像,并认为明帝梦到的那个飞来的金人,可能就是这样的神灵——“飞天”!

古人的飞天不仅是个梦想,还有很多人亲自去实践过。《前汉书·王莽传》中,记述有人用羽毛做成两只翅膀,从高处跃下,尝试滑翔飞行。这是人类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滑翔记录。到了清康熙年间,中国民间还有“跳伞”节目,据英国李约瑟说,降落伞也是源于中国。

航天飞机还是载人飞船?

humanspaceflight

中国人不仅有着“飞天”的宏愿,还敢打敢拼,说干就干。

和美苏竞赛

20世纪60年代,美苏太空竞赛如火如荼,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早期设想——代号“曙光一号”的“”工程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不过,那个年代的水平下,也只能面临被尘封的命运。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次重启,已是十多年后。

年4月,随着中国第一颗同步卫星“东方红2号”升空,中国航天人努力了近三十年的“三抓”任务终于圆满完成。

任务完成了,下一步干什么呢?

当时人称中国航天事业“总总师”的任新民是这么回答的:“中国航天人已经走过了‘没偷懒’的前30年,但后30年如何走,干什么,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回答的问题。”因为,与领先的美苏相比,中国航天事业属于后起,仍需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世纪80年代,世界性的载人航天事业热潮如火如荼,“星球大战”、“太空战略防御”、“尤利卡”计划等激发了中国载人飞船和建立空间站事业的紧迫感,“计划”应用而生。

不过,上航天飞机还是飞船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很多专家都支持飞机,支持飞船的寥寥无几。最终商讨的结果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还是要发展航天飞船。

那么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航天飞船更胜一筹?

事实上,当时的航天飞机才是最先进的,它能在轨道上运行,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以重复发射、运载量大,而且有成功飞行的先例。相比之下,载人飞船是前苏联年代的技术,如果中国现在再搞,已经落后了近30年,所以,有人认为坚决不能再搞。

那我们发展宇宙飞船就能比飞机更好吗?谁也不知道。但航天飞机是一个由多万零件组成的高度复杂系统,经不起哪怕一个零件的失误和故障,因此可靠性非常差。而且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进行过航天飞机的开发,但只有美国与前苏联实际成功发射过。事实也证明,美苏两国设计的航天飞机,都没有达到当初设想的目标。

“挑战者号”发射及凌空爆炸

比如说: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遇难。这不仅是美国,也是全人类载人航天事业的巨大损失。

所以,选择飞船对我们来说最为合适。

“”工程:从无人到载人

一直到年9月21日,中央开了一个会:要求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抓载人航天工程,工程代号“”,就这样,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走上正轨。

从年11月20日到2年12月30日,神一、神二、神三、神四相继发射成功。

“神舟一号”载人飞船模型广州三军装备展/FOTOE

到了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这是我国由无人到载人的重大突破,是写在历史上的光辉一刻,当时,任老也肃立在发射现场,目送“长征二号F”火箭点火、轰鸣、腾空,载着“神舟五号”直上云霄。当有记者问他有什么感想时,他连说了七个“好”。

为了这一天,我们已经努力了近30年。

神舟五号回归舱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尤亚辉/FOTOE

(图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博物文化其他产品

闸机门禁系统

智慧导览

预约系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