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优势 >> 正文 >> 正文

秘境敦煌敦煌壁画中竟藏着一个动物世界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5/1/1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博大精深的古人智慧与精巧技艺,在多元文化交汇之地,孕育出了震撼世界的敦煌壁画。图

来源于节目《敦煌》跨越千年而不朽的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必不可少的璀璨瑰宝,成为了一条中华文明的重要根脉。而与之息息相关的中国农耕文明,也为这一辉煌的文化遗产创造出了一方独特的天地。那便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同为自然之子,人类与动物在敦煌壁画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同步入这奇特的动物世界,听一听它们的声音。万物有灵壁画中的神兽呦呦鹿鸣《九色鹿》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其诞生地便是敦煌壁画。在莫高窟第窟西壁中部,便记述了九色鹿的故事。图

北魏·九色鹿王本生(局部),位于莫高窟第窟

来源于敦煌研究院这一段壁画生动地描绘了故事的不同阶段,将九色鹿的陈述放在了画面中心。壁画中的九色鹿象征着“美好、善良、诚实”,它的神态安详而神圣,具有极强的威慑力。图

九色鹿王本生(局部)

来源于敦煌研究院追溯中国的鹿文化,鹿曾经是部落的图腾之一,也是古人崇拜的动物之一。“鹿鸣呼友共食”儒学将鹿看作贤德的君子。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鹿又与佛教结缘,有了慈悲、仙灵的形象,鹿逐渐有了祥瑞之意。图

《九色鹿》动画

来源于央视网以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为原型,动画电影也应运而生。动画中的鹿还原了壁画中的形象,高贵、仙灵、神圣。西来青鸟东飞去传说中,青鸟是一种神鸟。它是凤凰的前身,色泽亮丽,体态轻盈,富有神性。图

西魏·青鸟,位于莫高窟第窟

来源于敦煌研究院陶渊明曾在读《山海经》时写道:“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在文人墨客的眼中,青鸟被赋予了相思之意。李白多次在诗作中写道青鸟,希望它可以“愿寄一书谢麻姑”,捎去自己的书信。图

西魏·青鸟纹,位于莫高窟第窟

来源于敦煌研究院青鸟寓意着“吉祥、幸福”。在敦煌壁画中,除了可以看见神鸟原貌,还可以看到其花纹门楣。在莫高窟窟中,有雌雄一对儿青鸟纹,东侧的头顶有羽冠,西侧的没有,它们通体羽毛有赤色、青绿色。骏马轻裘正少年仙人、羽人结伴飞舞,蓝色骏马张开双翼,向天空驰骋而去。图

西魏·翼马,现位于位于莫高窟第窟

来源于敦煌研究院古人对天空与飞天有无尽的遐想,他们探索宇宙奥秘,崇拜月亮星空,也向往着有一天可以登上九天云霄。这幅壁画,借神马之姿,展现了对科学的探索与对自然的求知心情。龙行踏绛气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之一。许多文物、故事,都与龙相关,其与祥瑞、神圣的寓意密不可分。图

唐·守宝龙,现位于榆林窟第25窟

来源于敦煌研究院守宝神龙屹立于彩云之上,威严阳刚,守护着库藏珍宝。其象征着守护与赐福。图

宋·五龙腾云,位于莫高窟第窟

来源于敦煌研究院碧空万里,彩云环绕。一条金龙环珠而舞动,而四周有四条金龙腾云驾雾飞身而起。时过千载,壁画仍然散发着神龙威严形象。它们两翼飞动,细尾缠足,灵动神圣跃然于壁画之上。图

西夏·龙纹特写,现位于榆林窟第10窟

来源于敦煌研究院卷草云焰中,巨龙腾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身美丽而高洁,墨线勾勒彰显恢弘霸气,翕张鳞爪尽显龙的精神气魄。农家之乐壁画中的人与动物图

西夏·牛耕,位于榆林窟第3窟

敦煌研究院牛与我们的农耕文明密不可分。牛耕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为古代先民的生活带来了福祉。一黑一白的健硕耕牛正拉着直辕犁奋力犁地。它们目视前方,前蹄微屈,后蹄着地,认真而勤劳。图

中唐·象宝,位于榆林窟第25窟

来源于敦煌研究院“有象为之耕”象是古代生产畜力的动物之一,也是社会中的吉祥物。人们认为象是灵兽,且“象”与“祥”谐音,有着吉祥如意的象征。“太平有象天人识”,象也寓意着和平,古人认为看见大象,与天下太平息息相关。图

清·十二生肖(狗),位于莫高窟第96窟

来源于敦煌研究院清代,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绘制了十二生肖图。在这幅壁画中,农家大院中奔出了一只小狗。直至今日,无论是在农家还是在城镇,狗都是人们的伙伴之一。它们看家、牧羊、陪伴人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壁画中的狗是农家大院常饲养的看门犬类,彰显了生活气息。//结语画壁风动春秋万载。这里有一种美,称为敦煌。浑博厚重中,著就一部史书,朱笔苍劲间,誉成一座“墙上博物馆”。万兽腾云乘紫气,墨妙绘壁亘弥新。监制:冯颖超责任主编:杨红编辑:王斌银“敦煌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