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介绍 >> 正文 >> 正文

莫高窟一壁画,描绘了匈奴对待王昭君的真相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3/3/2

引言: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王昭君》

貂蝉是貌美的女子,她看到东汉王朝被奸逆臣子董卓所掌控很担忧。王允收她做了干女儿,让她用美人计离间董卓和养子吕布。貂蝉为天下大义周旋于二人之间,终于让吕布和董卓生了间隙。在董卓和吕布死后,她不知所踪。

历史上为了国家牺牲自我的女子不在少数。除了貂蝉之外,王昭君也让人由衷的敬佩。她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素有“落雁”的美名。许多人认识她都是通过以前课本里的所讲述的故事,她和匈奴首领的爱情让人十分感动。

透过真实的历史,她出塞的生活并没有多么美好,反而多了几分悲凉。在西北有个叫甘肃的地方,它在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衍生出很多的文明。最让人们好奇的是莫高窟的壁画。在出土的一壁画中发现了关于匈奴是如何对待王昭君的真相,让人不忍直视。

说起王昭君这个美女子,她出生在汉朝。那个朝代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和平,总有一些民族结成队伍做烧杀抢掠的事情。他们被称之为匈奴。汉朝的皇帝并不想掀起民族斗争,决定用联姻的方式促进双方的交流,从而让国家稳定发展。

在众多汉朝人的心目中匈奴就是一群野蛮汉子,粗鄙又凶狠,根本没有人愿意结交,跟别提联姻之事了。汉朝女子们也不愿意前往匈奴所在的地方,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不说,有听不同匈奴寓言,这无疑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在汉朝商议到底派谁去的时候,王昭君站出来了。她长得美丽动人,皇帝为什么会舍得把如此娇柔美人送去呢?关于王昭君去匈奴之前发生过这样一段事情。她是以“良家子”入宫的,王昭君没有跟随其他女子一般向画师行贿,这引起了画师的不满。

画师觉得这个女子不懂规矩,于是在画王昭君的时候,故意在她的脸点了大痣。皇上看了还以为这就是王昭君本人,于是听说她要去和亲直接同意了。就这样王昭君开启了前往匈奴生活的篇章。那么,她选择前往匈奴真的是对的选择吗?

在敦煌出土的壁画中,切实描绘了关于匈奴人对待王昭君的态度。因为她是在汉朝长大的,性格是比匈奴女人更加温婉动人的,浑身给人十足的亲和力。加之无与伦比的美貌,这让匈奴人肯定把她捧在了手心里,头领喜欢她也非常正常。

不过透过壁画却能从中感觉到一股血腥之气。为什么这么说?在壁画上显示了王昭君去世时的场景,匈奴为了悼念她挑起了自残舞。所谓的自残舞就是在跳舞的是时候用刀把自己到底耳朵、手指等重要部位割掉,有的人甚至还会刺入自身心脏。

她同这些人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定然是不忍心匈奴自残的。可这种舞蹈是匈奴骨子里的文化,主要是为了向死去的人表示他们崇高的敬意。王昭君能获得这等待遇,说明她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凡响。不过来自汉朝的女子,真的会喜欢这种残忍血腥的悼念方式吗?

王昭君作为一个弱女子能勇敢联姻,维护汉朝和匈奴的关系,真的是十分伟大。她也有让人同情的另一面,王昭君的边塞生活虽然没有缺衣少食,对于汉朝难免会有思念之情。繁荣的都市,熙然的人群,再回顾自己身处的茫茫大草原,就算难过也无人可以诉说,说到底她也是个可怜人。

结语:

在历史当中,关于匈奴的描述不外乎凶狠残暴,冷血无情的文字,王昭君在联姻后可以稳固汉朝和匈奴的关系,让匈奴人抱有较高的尊重和爱戴之心。这说明她虽有着一副弱女子的躯壳,却是个坚毅勇敢的人。王昭君在联姻后没有胆怯和排斥同匈奴交流,作为首领的妻子恪尽职守自身的义务。在首领死后,她遵照匈奴习俗嫁给了首领的长子为妻。对于学习汉人文化长大的王昭君而言这是天下之大不韪,可她没有丝毫的抱怨再次出嫁了。如此女子舍身为国,愿意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余生葬在边塞之地,她付出了很多,为汉朝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如果她联姻后有机会回到汉朝想必会十分的开心,可惜到死都没有再回去过,她值得后世尊敬。

参考资料:

《王昭君》

《三国演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