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介绍 >> 正文 >> 正文

莫高窟往事藏经洞的发现历史文化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5/3/12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 http://www.yunweituan.com/m/

今天少年将带你前往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

溯回到百二年前,去了解藏经洞的发现过程,

来一场穿越历史之旅。

好了,启程!

敦煌遗书,与殷墟甲骨、明清档案、居延汉简一起被学者誉为十九世纪末中国考古史上的四大发现。

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前言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在时光的变迁中纵使色彩已然斑驳,却依然涌动着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文化的底蕴。

注:20世纪初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年国务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藏经洞文物的发现为研究中古时期中外历史文化方面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敦煌学由此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新兴学科。

然而,在“敦煌学”的研究过程中,至今尚有两个谜底不曾解开,一为藏经洞的封闭时间及其封闭原因;二为藏经洞的发现时间及其具体过程。

王圆箓何许人?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在《道士塔》中写道:“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观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

注: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的王圆箓。

王圆箓是出生于陕西的湖北麻城人,出身农家,小的时候读过几年书。因家乡连年灾荒,被迫外出谋生,辗转流落至甘肃酒泉,后入道修行。

大约年,年近不惑的王圆箓在云游敦煌三危山时,发现了莫高圣境。王圆箓感慨万千,说“西方极乐世界,乃在斯乎”。他忘却了自己的道士身份,长期居留于此,看护莫高窟,成了一位佛寺住持,为此奉献了自己的后半生。

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公元年6月22日,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意外发现了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6万多件的藏经洞,也就是莫高窟第17窟,由此揭开了莫高窟新的历史一页。王圆箓的墓志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多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

了解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