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新闻 >> 正文 >> 正文

敦煌莫高窟一千多年来壁画的变化莫高窟参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2/8/15

1、变色的问题

据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专家的调查分析,敦煌壁画所用颜料中,红色有:土红、朱砂、铅丹、密佗僧;绿色有:氯铜矿、石绿;白色主要为:滑石、硬石膏、石膏、白垩、高岭石和云母。现在我们看到的黑色,大部分可能是含铅的颜料变色的结果,当然,古代壁画中也同样应用黑色颜料,所以,现存的壁画颜色存在较复杂的情况,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由于一部分颜料中包含了容易变色的成分,在一定湿度变化的条件下,就产生了变色,其中如某些红色和白色颜料,经过千百年的时间,现在已变成黑色。

莫高窟第窟中心柱东壁龛内变色壁画莫高窟第窟中心柱南壁龛内变色壁画莫高窟第窟北壁供养菩萨

莫高窟第窟北壁供养菩萨复原(段文杰复原临摹)

壁画中的石青和石绿色、白色等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稳定性强,历经一千多年还不变色。尤其是北朝时期的壁画中,石绿和石青的纯度很高,石青类颜料中较多地使用了青金石颜料,稳定性很好,因此历经一千多年而不变色。而有些红色和白色却因为含铅等物质,就会变黑。其它的颜料经过混合,特别容易变色,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少壁画都有较大程度的变色。而不同颜料变色的程度不同,也形成了壁画变色情况的复杂性。从现存情况来看,古代壁画中凡是用色较丰富,层次较多的壁画,变色就比较严重,北魏壁画、隋代壁画以及唐代部分洞窟的壁画就是如此。而用色较单纯,混合色用得少,或者如唐代部分洞窟重视线描造型,用色较淡的壁画,变色就相对较少,从而保存了相当部分未变色的壁画。当然也有人为因素造成变色的,如第窟壁画烟熏造成的变色等。

2、褪色的问题

褪色的问题,过去很少有人研究。因为我们无法知道褪掉的颜色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这种状况在敦煌壁画中是很普遍的。由于莫高窟地处沙漠戈壁,时时受到风沙的影响,风化会使壁画颜料脱落、变淡。光线照射也是壁画褪色的最主要原因,同一个洞窟,我们发现在光照较强的位置,壁画往往就变淡,而在光线很难照射到的位置,壁画相对来说保存的状况要好一些。凡是露在洞窟外长期受阳光直接照射的壁画,就变得很淡,甚至消失了。通过现代科技的测定,也可知光线对壁画颜料的变色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然,颜料本身也存在衰变的问题,在画家所用的颜料中,也可能存在某些易用于挥发的颜料,画在壁画中一段时间后逐渐变淡乃至消失。

莫高窟第9窟供养人像(褪色情况)

莫高窟第9窟供养人像复原(史苇湘、欧阳琳复原临摹)

壁画的变化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很多因素,如今天在文物保护中称为壁画“病害”的,包括壁画颜料层起甲;壁画地仗层酥碱、盐化;地仗层空鼓、脱落;颜料层霉变、污染;以及过去的香火和洞窟居住人造成的对壁画的烟熏等等。各种各样的病害都在改变着壁画的面貌,使我们今天所见的壁画已不是最初建造时代的原貌。因此,当我们面对古代壁画时,如果不考虑它千百年来的变化情况,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得出错误的结论。

来源:敦煌研究院,摘自赵声良《表像与真实——探索敦煌壁画之原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