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时隔七十年,敦煌故宫再次牵手齐鲁壹点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2/10/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九龙

多年前,一位高僧在西北戈壁荒漠的断崖上开凿了一座石窟,此后千年里,这处断崖陆续开凿出大大小小多座石窟,其无与伦比、举世无双的壁画和彩塑,让敦煌“艺术宝库”之名享誉世界。年前,一位皇帝在北京修建了一座宫城,历经明清两朝修缮营建,成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时至今日,紫禁城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顶流”。时隔70年,这个秋天敦煌“重回”故宫,两大巨头的文明对话令人期待。

“搬来”三座洞窟

9月17日至11月18日,“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亮相故宫博物院。展览设在午门雁翅楼展厅,分为“丝路重华”“万象人间”“保护传承”三个单元,展出来自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文物及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共件。展品还包括敦煌壁画临本35件,复制彩塑6身,高保真数字化壁画复制品70余幅,以及仿制华盖、佛塔等辅助展品20余件。

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由中原通向西域的咽喉之地,更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文化多元举世罕见。

敦煌距离中原地理位置遥远,正常情况下,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穿过连绵无尽的戈壁、沙漠,走完多公里,才能到达敦煌。如果说走进故宫是欣赏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和皇家文物的集大成者,那么通过“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一次展览,参观者就可以把中华文明的两大代表都欣赏到。

更为难得的是,从展厅出来,参观者可以一秒钟穿越到“敦煌洞窟”中。这里有专门搭建的临时展厅,里边有敦煌、、号洞窟模型,从中可以得到“复制壁画+多媒体投影+3D模型+辅助展品”的立体化体验。

众所周知,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立体艺术。每一座石窟都是根据整体环境设计出来的,只有走进石窟,才能真正读懂一面壁画、一尊佛像的含义。然而,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即便是游客亲自到了敦煌,也很难有机会充分领略敦煌石窟的魅力。

以此次展出的号窟复制窟为例,它位于著名的敦煌九层楼以北,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唐、宋、西夏、元重修,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号窟还被公认为是莫高窟早期内容最丰富的一座。它融合了佛教、中国神话、道教、印度婆罗门教诸神元素,既包括中国的传统神话人物,也不乏西方的神灵,中西方不同风格艺术在此处交汇,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号窟的命运多舛。年,美国人华尔纳第二次到敦煌。此前他到敦煌就看上了窟,这次准备要把整座洞窟的壁画全部拿走。幸亏敦煌的老百姓出面阻止,他的阴谋才没能得逞。

因为极其珍贵且富有代表性,窟在莫高窟也被称作“标准洞窟”,平时并不对游客开放。关于它的内部面貌,人们只能通过图片和视频素材去了解。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文物工作者成功将窟进行全方位复制,并对外展出。虽然只是复制窟,但是由于还原度非常高,每次展出时,等待参观的人们都会排起长龙,感受那份难得的震撼。

为了让更多公众欣赏到敦煌之美,展览期间,故宫博物院与敦煌研究院将在“数字故宫”“云游敦煌”小程序中推出特展专题栏目,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