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画中有话万般皆缘来莫高窟参观预约网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2/10/16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如此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廊和千年不断的历史文明,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前来欣赏赞叹、考察学习、甚至是虔诚礼拜为之朝圣!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我们精心编写了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这里的“画”不仅仅是莫高窟的壁画还有莫高窟的塑像、建筑、历史图片、历史遗迹等等。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我们将用充满温度感的文字来传递出历史信息的点点滴滴,“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大家聆听到绘画的声音,让声音传递美丽的绘画!

万般皆“缘”来04:11来自莫高窟参观预约网南壁全图第窟初唐

佛教感通画是指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神异、灵瑞等不可思议现象的图画,其内容包括瑞像、圣迹、神僧、传说等故事,题材约有百余种,涉及天竺、西域(于阗)、河西、中原及江南等地区。

东晋杨都金像出渚第窟南壁初唐

莫高窟初唐第窟南壁画有“东晋杨都金像出渚”的故事,根据壁画中保存清晰的榜题字迹,让我们了解到,在东晋咸和年间(公元—年),丹阳高悝于张侯桥下得一金像,无佛背光及佛座,梵铭云此像为阿育王第四女所造。高悝牛车载像至长干巷口,牛不复前行,乃驻长干寺。多年以后,有临安渔民张候世在海边发现莲花金座,至咸安元年(公元年)交州合浦县采珠人董宗之在海底发现金像背光,均与长干寺金像契然相应、恰然符合。这个故事在《高僧传》、《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法苑珠林》等都有记载,只是史传中的“长干寺”被改作了“西灵寺”。

这幅壁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不仅有着袈裟的僧人们,更有很多前来迎见佛像的老百姓,如:纤夫、船工、妇人、孩童等等。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和故事时代并不相符的衣饰,也许正因为这是初唐的洞窟,画工更多的按照唐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景象来如实描绘。

山水背景画面第窟南壁初唐

整幅故事的构图颇有新意,所有情节推进都遵循着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远处群山连绵起伏之状,波涛劲浪高低之间,绘制出了光芒四射的佛像、佛座和背光。近处迎请佛像的行船,满载众人后,绕山而行,在水流的牵引下,徐徐而来。画中的舟船,因风而前行,因水而流转,让整幅画面动感十足、美不胜收。

画工让整幅画面沉浸于唐代的青绿山水画作之中,着色清透,笔法刚劲,山势因水的环抱而苍翠秀丽,水势因山的引导而温润绵延,可谓是碧空海阔水天相接,穷奇俊美山峦叠嶂,好一幅人间山水画卷!

被粘贴壁画现藏于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复原后的图片

最令我们遗憾的则是故事画中那一方空白之处,已然被美国人兰登·华尔纳(-)粘走,现藏于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虚拟复原,但仍希望现藏于哈佛大学的这块壁画永远安好……

主创团队

策划/李萍、宋淑霞

撰稿、诵读/韩文君

学术顾问/王惠民

音频剪辑/罗成

来源: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