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敦煌220窟壁画,是出谁之手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5/3/16
一个洞窟的建造是一套精密的程序,需要李工与石匠、泥匠、塑匠、木匠等不同工种一起合作完成。古代敦煌有专门负责整修牙面,开凿牙洞的“打窟人”,这是一个石窟的第一步,与石窟结合的殿堂楼阁等土木结构需要木匠与泥匠来配合完成,灰匠则负责壁画壁障的制作,到了这一步墙壁就光滑如纸,可以准备绘画了,而同时塑匠会将佛像制作完成,裹上泥土。随后画匠开始工作制作彩绘,画家们用提前准备好的彩色矿石作为颜料,研磨后对上不同比例的清水,形成不同颗粒度的色浆,在混以植物胶就成了敦煌画匠最常用的颜料,朱砂、雌黄、青金石、云母一幅幅瑰丽的壁画徐徐铺开。李工观察了四壁,向翟家建议按照长安的粉本样式来绘制翟家窟。看过草稿之后,翟家同意了李工的想法,确定了维摩诘经变、西方净土变和药师经变画三幅画,这三幅画给敦煌的壁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显示出非凡的创造性。李工开始在南壁描绘西方净土变,在巨型的水池中央,阿弥陀佛坐在巨型的莲花宝座上,周围的菩萨正在细心聆听,李工用鲜明的色彩流上了线条,勾勒出歌舞升平,华丽灿烂的极乐世界。从这幅画中,人们可以看出,敦煌的艺术风格进入了全新的唐风时代,摆脱了印度的影响,敦煌的艺术独立成熟炉火纯青。当李工在北壁所绘的药师七佛经变画即将成形时,大家都被其构图所惊艳。著名学家宗白华认为,敦煌的意境是音乐意味的,以音乐舞蹈为基本情调,说的就是这幅药师七佛经变。有专家推测出在这幅画下面的脚踩小圆毯,一代飘舞,急转如飞的舞技,跳的很可能是当时唐代盛行的胡旋舞,这是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的强盛带来东西文明交融的印证。虽然今天胡旋舞已经失传,但是在敦煌的壁画上胡旋舞依然存在其中,令人遐想无限。在宗教信仰和艺术的双重改造下,李工和他的同伴们创造出了窟惊人的作品,这是莫高窟艺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当李工最后一次走进这座他为之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洞窟时,他或许悲欣交集,他可能偶尔也会想念那些在中原的亲人,以及随他一起来到河西的同伴们。虽然与长安相隔千里,但这里也始终与中原王朝息息相关,安史之乱爆发之时,敦煌也没能逃脱厄运,崛起的吐蕃人统治了河西走廊70余年。公元年,敦煌百姓起义夺回河西走廊,生活重归平静后,翟氏家族与窟的故事继续被书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