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敦煌莫高窟,才知道诗和远方如此绚丽,他既是中国的又极具国际气质,他既是绚丽神圣的又充满人间烟火,他既有传统底蕴又仿佛是个另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敦煌艺术成就最高的莫高窟经变画。什么是经变画?就是将佛经的故事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老百姓能一下看懂,这和西方人将圣经的故事绘制到教堂的目的如出一辙。中国传统水墨画虽悠远隽永,但是如果要说到震撼力和感染力,能够与欧洲恢弘的壁画艺术相媲美的还是敦煌的壁画,特别是莫高窟的经变画,堪称中国人的创世纪。佛国中的人间百态当莫高窟随着大唐盛世的来临迎来创作繁荣的顶峰,欧洲正在经历黑暗的中世纪,不同于中世纪极端强烈的宗教色彩,敦煌经变画与年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气质更为接近,对佛国的描画中,充满了人世间热气腾腾的喧嚣热闹。唐代弥勒经变中热闹非凡的婚嫁场面法华经变中的耕作图,田里农夫扶犁耕作,田头农人休憩吃饭福田经变图中浩浩荡荡的商队——还有练兵演武、杂技百戏等等,可谓包罗万象——激烈的战争(莫高窟12窟作战图晚唐)热闹的狩猎(莫高窟窟狩猎图西魏)树下弹筝宁静悠远(莫高窟85窟唐代)隆重的乐队(莫高窟窟唐代)孤独马夫与马(莫高窟窟唐代)——马画的太漂亮了!高难度的杂技(橦技图-莫高窟第61窟-五代)此外,不乏生活细节刷牙洗头(莫高窟第窟《弥勒经变》中的净齿图)推着婴儿车的老母亲(莫高窟第窟《父母恩重经变》中的栏车)技艺高超的小孩(莫高窟第79窟“童子礼佛)为宗教而生的经变图,又仿佛成了人世百态的万花筒。上古大神们的乱入莫高窟的热闹不仅是包罗了人间百态,中国传统神话中诸多大神也都不甘寂寞纷纷入画一展风采。窟中,西王母乘坐凤辇而来,旁有《山海经》中的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四个方位。图片说明:莫高窟窟西王母西魏像爆裂鼓手的雷神(莫高窟第窟雷神西魏)窟,伏羲女娲创造世界的景象历历在目,伏羲持规,身上有象征太阳的三足乌,女娲持矩,身上是象征月亮的蟾蜍。周边是风雨雷电四神和天地人三皇。图片说明:莫高窟窟伏羲、女娲西有了上古大神的联袂出演,莫高窟的“创世纪”更中国了。亲见传说中的青绿山水米开朗基罗用大量的健美的人体所展现的《创世纪》代表了西方文化中对人个体的赞赏,西方和印度壁画都以人物(宗教形象)为主体,少有空间的纵深感和环境的细致描画。但是中国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极爱空间和山水,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在中国人骨子的。敦煌壁画中,对山水环境的描画不惜笔墨,中国的创世纪里“大自然”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图片说明:莫高窟窟文殊经变局部山图片说明:莫高窟61窟五台山图中的大建莫高窟壁画中所保留的唐代山水的画的风貌。使得画史中所记载的“青绿山水”终于得以一见。图片说明:莫高窟第窟南壁山水盛图片说明:莫高窟第窟北壁山水盛唐中华艺术“另类”的一面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我们在博物馆比较常见的宫廷画及文人画的体系,这一体系的艺术追求清雅隽永的精神气韵,追求墨分五彩的清。图片说明:《枯木竹石图卷》苏轼宋图片说明:《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元代另外一个体系,是在唐朝以前盛行于寺庙和宫殿中的壁画艺术,以山水为主,可惜战乱使这些作品湮没了,中原地带壁画艺术也慢慢失传,只能在画史的记载中闻其名不见其面。直到来到敦煌,才看到中国艺术除了那些精致典雅的水墨画之外,还有这种宏大的、辉煌的、振奋人心的艺术。图片说明:莫高窟窟反弹琵琶中唐敦煌壁画是中国文化中生机勃勃,雄浑广博的一面,他是中国人自己的创世纪,振奋人心,激昂璀璨。其实,文字和描述都是苍白的,只有站在那些绚烂至极的壁画前,才能真的感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