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图片 >> 正文 >> 正文

画中有话画中游莫高窟参观预约网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5/3/24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序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如此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廊和千年不断的历史文明,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前来欣赏赞叹、考察学习、甚至是虔诚礼拜为之朝圣!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我们精心编写了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这里的“画”不仅仅是莫高窟的壁画还有莫高窟的塑像、建筑、历史图片、历史遗迹等等。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我们将用充满温度感的文字来传递出历史信息的点点滴滴,“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大家聆听到绘画的声音,让声音传递美丽的绘画!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在敦煌众多的石窟中不乏就有和五台山相关的佛教作品,它们多以“五台山图”的形式呈现在这些古老的墙壁之上。这一图像的出现与当时人们对文殊菩萨的崇拜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文殊信仰的流行则要归功于《华严经》在中国的传播。自南北朝之后,《华严经》在中国流传甚广,唐代甚至产生了以信奉《华严经》为主的华严宗,而现今山西大同依旧保存着的上、下华严寺等佛教建筑便足以证明华严宗与五台山的密切关系了。除五台山图之外,敦煌壁画中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文殊题材,如莫高窟第窟甬道北壁的“新样文殊”,图中就把一贯牵狮的昆仑奴换成了罕见的于阗国王。由此看来,文殊的崇拜在丝绸之路上并非止步于敦煌,还远播于阗。新样文殊莫高窟第窟甬道北壁五代建于五代时期的第61窟,其西壁绘有莫高窟规模最大的五台山图。在高达45平米的鸿篇巨制中,绘有众多城郭、寺庙、草庵、佛塔,其间还穿插有高僧说法、信徒巡礼、著名史迹、灵异现象等诸多内容。如此规模宏大、丰富详尽的五台山图不仅仅是敦煌,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鲜有其匹的。佛陀波利佛教史记除建筑题材外,五台山图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画面中保留有大量的佛教历史资料,有的甚至还填补了史书中未曾涉及的内容。金刚窟,位于北台附近,是五台山中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据传,唐朝初年西域僧人佛陀波利为寻文殊而深入五台,最后隐于金刚窟内。在这幅地图的中部,大贤之寺的下方,就画有一行脚僧,对面有一老者,两人做对谈状。二人中间榜题为:“佛陀波利来寻台峰,遂见文殊菩萨化老人身,路问其由。”此图中的人物与史料记载完全相符,应是表现印度僧人佛陀波利上五台山的故事。新罗送供使高丽王使图中还为我们描述了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如新罗王塔、高丽王使、新罗送供使等,这使我们对五台山与古代朝鲜半岛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图中的新罗送供使不仅头戴幞头,而且身穿团领服装,这符合朝鲜半岛古文献中的记载,表明了所画之人应是统一新罗时期的使者。高丽王使图中的三个人身穿团领短衣,这大概与高丽建国初期,依然承袭统一新罗时期的服饰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图中的高丽人穿着短裙、白色长裤以及适合春、夏、秋三季佩戴的笠帽,这正是高丽建国初期人们所穿的冠服。此外,古代朝鲜僧人也与中国佛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史籍中就记载有不少新罗僧的事迹,相信来华的新罗、高丽僧完全有可能借此机会拜访像五台山这样的佛教名山。驼运推磨社会生活场景的广泛描绘则是五台山图的又一个亮点,在地图右下角的“灵口之店”旁画有一幅推磨图,图中两人绕着石磨,相互用力,协作劳动,显得格外生动有趣。左下角的太原城前还绘有一列驼队,驼运是丝路古道上影响深远的一种独特运输方式,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这对研究东西各地的文化交融和驼道沿线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商贸历史、生产技术等方面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今天看来,五台山图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它的建筑研究价值,而是更胜在其丰富的世俗文化构成上。除上述内容之外,图中还能看到大量的舂米、赶驴、送供、行旅、坐禅等情节,这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主创团队策划/李萍、宋淑霞撰稿/刘文山学术顾问/王惠民来源: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