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图片 >> 正文 >> 正文

画中有话康僧会振道江左故事莫高窟参观预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5/3/26
序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如此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廊和千年不断的历史文明,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前来欣赏赞叹、考察学习、甚至是虔诚礼拜为之朝圣!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我们精心编写了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这里的“画”不仅仅是莫高窟的壁画还有莫高窟的塑像、建筑、历史图片、历史遗迹等等。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我们将用充满温度感的文字来传递出历史信息的点点滴滴,“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大家聆听到绘画的声音,让声音传递美丽的绘画!康僧会振道江左故事04:49来自莫高窟参观预约网莫高窟第窟开凿于初唐时期,南、北壁通壁绘制佛教历史故事,题材时间跨度由西汉至隋代,其中北壁就绘有著名高僧康僧会在江南弘传佛法的历史故事。康僧会故事全图莫高窟第窟北壁初唐康僧会是三国时代的高僧,他的祖上是康居人(也就是今天哈萨克斯坦一带)。他十多岁丧父出家,精通佛教三藏。三国时代江南佛教尚未普及,康僧会有见及此便从洛阳到了当时东吴的首都建业。由于他的容貌和服装奇特,所以得到了东吴大帝孙权的接见。康僧会向孙权宣说佛教的法力无边,并请以二十一日为期,将舍利子上献。上献之时,舍利子发出五色之光,朝贤集观,更有人用铁锤击打,而舍利子丝毫无损。孙权钦佩不已,为康僧会造建初寺,时人称为江南第一所佛寺,为佛教在江南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公元年,孙权去世,孙皓执政。孙皓准备灭除佛法和拆毁建初寺。后来,孙皓染病,百治不愈,于是请康僧会入宫,治疗以后得以痊愈。其后康僧会为孙皓宣讲佛法、解说因果,并为他授五戒,就是不杀、不偷、不淫、不酒、不妄语,孙皓从此不再排斥佛教,使得佛教在江南传播得更广泛,地位更为坚实。康僧会从海上来到东吴莫高窟第窟北壁初唐洞窟内是以连环画的方式表现康僧会弘传佛法。画师利用山峦分隔不同的故事情节,其中表现康僧会从海上来的场景尤为精彩。画面中康僧会乘坐鼓起帆的一叶扁舟,船上隐约可以看到有几个人,画面以山水为背景,咫尺之图有千里之景,绵延壮阔。烟雨迷蒙的江湖景色还颇有李白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但由于变色比较严重,山水及人物的轮廓线都看不清了,远山的颜色变成黑色,因此曾经还有人误认为是“没骨画”,或者认为是水墨画,其实只是变色的原因。康僧会献舍利子莫高窟第窟北壁初唐中间画出一个大帷帐,帷帐的入口还可以清晰可见支撑帐布的木梁。帷帐里面的莲花座上有表现舍利放光的奇异场景,帷帐外面绘制有两组人对立讨论的场景,表现的正是吴王孙权召见康僧会并且问及佛教有何灵验的问题,康僧会为了表现佛法的神力,随即用自己的法力获得佛舍利,并且舍利光芒四射,孙权和众多朝臣大为惊叹,从而支持修建了江南第一座大型官方寺院---建初寺。兴建江南第一座佛寺---建初寺莫高窟第窟北壁初唐孙皓礼迎康僧会莫高窟第窟北壁初唐画面的右上角表现了一座院落,院落外面有僧人双手合十朝向院内,还有表现工人正在运送木料,也是表现了建初寺正在修造的情景。最下面绘制了一位帝王装扮的人物向对面的一位穿袈裟的僧人跪拜合十,表示孙皓下跪迎接康僧会。这幅根据佛教历史故事所绘制成的壁画虽然篇幅不大,但是构图有序,内容丰富,从侧面提供了一组形象而具体探索研究佛教,在汉地传播过程中演变的珍贵图像资料。主创团队策划/李萍、宋淑霞撰稿、诵读/边磊学术顾问/王惠民音频剪辑/罗成来源: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