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敦煌幸福生存”
上海中心展览馆首展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过了什么是经变画、石窟的起源,相信大家对敦煌石窟壁画多了一丝丝了解,今天小编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呢?
其实石窟在开凿过程中,并不是都是统一的“打个洞”,敦煌石窟和我们现在一样都是按需求分不同“房型”的,从建筑形制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冥思苦想的“禅窟”
禅窟是僧人们用以坐禅修行的洞窟。在印度的阿旃陀(āzhāntuó)石窟中有不少是禅窟,但在中国内地现存禅窟很少,莫高窟南区仅有三处:北凉第窟、北魏第窟和西魏第窟。
▲禅窟第窟初唐
看展时再有人问起石窟里面的一个个洞是什么?你就可以自信的回答:这个是禅窟特有的专门给僧人打坐修行的地方啦!至高无上的“中心柱窟”
心柱窟是敦煌北朝时期最流行的洞窟形制,它源于印度的支提窟,支提是塔的意思,又叫塔庙窟。人们把佛舍利放在塔上,便于人们绕塔礼拜。
▲中心柱窟第窟北魏
但是敦煌的塔庙窟与印度的又有点不一样,在敦煌塔柱的四面都开有佛龛(kān),龛中有佛像。石窟本来和佛教一样都是从印度传来的,然而经过中国艺术家们的创造,巧妙的把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融合进去。
数量最多的“殿堂窟”
北魏晚期到西魏时期,由洛阳一带传来的中原风格影响到敦煌,这时的洞窟多采用殿堂窟的形式。
▲殿堂窟第窟内景
殿堂窟是敦煌石窟为数最多的洞窟,通常平面为方形,在石窟正面开一大龛。这种洞窟的空间较大,如殿堂一样,所以称为殿堂窟;因窟顶为覆斗顶形,也叫覆斗顶窟。
▲殿堂窟第窟西魏
除了以上三种洞窟以外,还有涅槃窟和大像窟等特别的窟形。
涅槃窟是供奉涅槃佛像(俗称卧佛)的,唐代以后出现了大型涅槃卧佛。
▲涅槃窟第窟中的涅槃卧佛以裸眼3D技术展出
大像窟就是有巨型佛像的石窟,其形制往往根据大佛的情况来设计。
▲大像窟初唐第96窟内高达35.5米的大佛
正在展出1:1数字复制洞窟
丝绸之路出土文物真品
裸眼3D涅槃卧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