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资源 >> 正文 >> 正文

交流middot互鉴丨是春天的感觉了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2/7/9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745010.html

敦煌艺术

不仅表现了神秘飘渺的佛国世界

也描绘着世间百态

记录了古代生活的柴米油盐

展现了一幅幅接地气的场景

世间虽经沧海桑田

劳动人民的智慧依然鲜活

闭馆的日子里

跟着壁画来春游吧~

敦煌壁画以佛教经典及故事为主题,除了表现宗教内容还有大量反映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的画面。有农民耕种、收割、打场、扬场;手工业者建筑、绘画、制陶、锻造、酿酒;市井百业中商人、屠户肉坊、酒肆、弈棋、百戏以及反映婚嫁、丧葬习俗的画面。这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壁画,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在生活中的喜、怒、忧、思,以及由此产生的生、老、病、死的生命现象,也展现了中古时期人们生活习俗、社会风气、风土人情画卷,是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生活的珍贵资料。

雨中耕作

莫高窟第23窟

盛唐(公元-年)

连枷打场

莫高窟第窟

盛唐(公元-年)

扬场后的粮食扫堆

莫高窟第61窟

五代(公元-年)

使用桔槔在井中汲水

莫高窟第窟

隋代(公元-年)

撒网捕鱼

莫高窟第窟

北周(公元-年)

肉坊中的屠夫

莫高窟第85窟

晚唐(公元-年)

冶铁

榆林窟第3窟

西夏(公元-年)

酒肆表演的艺人

莫高窟第61窟

五代(公元-年)

杂耍的艺人

莫高窟第窟

晚唐(公元-年)

马术

莫高窟第61窟

五代(公元-年)

猎人射虎

莫高窟第窟

西魏(公元-年)

江中泛舟

莫高窟第窟

初唐(公元-年)

弈棋

莫高窟第窟

宋代(公元-年)

素食斋僧

莫高窟第窟

中唐(公元-年)

铜六簙戏俑

汉(公元前年-公元年)

高8.8厘米宽9.2厘米

灵台县博物馆藏

六簙是古代的一种智力博弈游戏,汉代最为盛行,其游戏规则与方法已经失传。出土时四俑相向跪坐,中间放置长方柱形牙质棋子(三枚完整),是游戏六簙的场景。研究者依据俑的形态和出土时的位置,推测这组铜俑为当时镇压席子的席镇。

象牙雕双陆棋子

象牙

唐(公元-年)

高1.7厘米底径1.6厘米重80克

武威市博物馆藏

这套双陆棋子共出土21枚,器表雕刻花、鸟、蝶等装饰,生动逼真,部分棋面漆红彩。双陆棋是中国古代博具的一种,这副棋子成为研究唐代社会文化生活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彩绘宰羊图画像砖

砖瓦

魏晋(公元-年)

长3.5厘米宽16.5厘米厚4.5厘米

年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出土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

画面为一庖丁正在宰羊,羊已置案上,庖丁右手按羊,左手执刀,下置一圆盆,用于接血。画面再现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情景。

彩绘进食图画像砖

砖瓦

魏晋(公元-年)

长17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

年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出土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

女子右手托槃,左手提柙,举步前行,在传送食物。

彩绘围猎图画像砖

砖瓦

魏晋(公元-年)

长34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

年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出土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

三猎人放鹰犬追逐逃兽,左侧猎人放鹰追鹿,中间猎人手臂落一猎鹰,画面下方有三只猎犬,呈飞奔状。画面简洁疏朗,狩猎场景生动形象。

万物有情,动物亦然

上千年前的敦煌

工匠们已经利用画笔

叙说着动物的故事

敦煌石窟的动物图像是以佛教内容为中心,描绘来自中原、西域的众多飞禽走兽,以及神话传说中的神瑞动物。它们在壁画中或出没于山林、或翱翔于云天、或潜游于水中。画师不仅刻画其形体之优美,动物形象还被赋予丰富的含义,因此在敦煌石窟中,动物图像一般不独立构成画面,基本依附于宗教题材内容作为重要的装饰元素出现。

休憩的黄羊

莫高窟第窟

西魏(公元-年)

觅食的野猪

莫高窟第窟

西魏(公元-年)

起舞的仙鹤

莫高窟第窟

盛唐(公元-年)

偷袭的虎

莫高窟第窟

西魏(公元-年)

觅食的鹿

莫高窟第窟

西魏(公元-年)

受惊的野牛

莫高窟第窟

西魏(公元-年)

斗鸡

莫高窟第窟

西魏(公元-年)

狩猎的狼

莫高窟第窟

西魏(公元-年)

奔跑的黄羊

莫高窟第窟

西魏(公元-)

饮水的马

莫高窟第窟

隋代(公元-年)

彩绘木鸡

汉(公元前年-公元年)

公鸡高7.5厘米长13.2厘米

母鸡高7厘米长13.2厘米

武威市磨咀子汉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两只鸡呈俯卧状,均用木块削成,鸡头前伸,尾羽下垂。以黑、红双彩描绘出公鸡和母鸡的鸡冠、眼睛和羽毛。造型概括,风格洗练。

陶骆驼

唐(公元-年)

通高17.3厘米长16.7厘米宽7.7厘米

年天水市秦安县叶家堡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组陶骆驼为红陶质,立于托板上,双驼峰,作仰首嘶鸣状。

灰陶臥骆驼

唐(公元-年)

驼高22.6厘米长37.2厘米

鞍高14厘米长10.5厘米

征集

甘肃省博物馆藏

骆驼为灰陶质,双峰间驮有货物袋,仰首跪卧于地。

三彩卧牛

唐(公元-年)

高19.5厘米长36厘米宽16.6厘米

年天水市秦安县叶家堡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牛身施褐色釉,呈俯卧状。头部高抬,双目圆睁,凝视前方,呈现出沉静、安详的神态。

陶猪

唐(公元-年)

高10厘米长16.4厘米宽6.4厘米

年天水市秦安县叶家堡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对陶猪为灰陶质,立于托板上,系模制。

陶羊

唐(公元-年)

高10.1厘米长17.6厘米宽6.7厘米

高8.8厘米长17.6厘米宽7厘米

天水市秦安县叶家堡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对陶羊为灰陶质,跪卧于地,系模制。

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经验

和闲暇之余的娱乐消遣

跟我们也差不多嘛!

和闲暇之余的娱乐消遣

春暖花开,又到周末

看完是不是也想像

敦煌及河西走廊地区的古人一样

游湖划船、寄情于山水之间?

敦煌有着深厚博大的

文化内涵

百多年来吸引了

众多文化大家的目光

他们关于敦煌的美文

情感深沉,内容精道

非常有助于

观众理解敦煌艺术

在深圳博物馆举行跨年重磅大展

“交流·互鉴”举办期间

特别选取10位大家关于敦煌的美文

呈现给观众朋友

从中感悟敦煌之美

这一篇

节选自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笔下的

《我心归处是敦煌》

▼点击收听▼

展览名称丨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

展览时间丨1.12.31-2.3.20

展览地点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一专题展厅及中厅

▇往期推荐▇

◆闭馆不“躺平”,评书、贯口、外语配音......深博这群宝藏女孩藏不住了!

◆“求求了,闭馆期间真的好想来看展啊!”这就满足你!

◆历程·奇迹丨文物怕什么?在深博,不怕不怕啦~

◆谁是深博志愿者心目中的“爱豆”?让他们告诉你......

◆大明·宫瓷丨潜入明朝宫廷,节日趴、生日趴、聚会趴......嗨起来!

▇官方新媒体平台▇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喜马拉雅

听见深博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