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敦煌壁画在唐代的演变让我们感受了盛世辉煌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3/1/22
北京哪个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从北魏经变图开始盛行,到了唐朝的时候已经在画面也意义上都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们在分析唐代壁画的题材内容和风格样式时,主要会从藻井、边饰、背光与华盖分析,探讨唐代壁画的题材内容和风格样式与当时时代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有关。花纹饰样不断增加,风格不断变化,而唐代壁画的题材内容和风格样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四个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时期:初唐和盛唐的壁画发展变化历程。

初唐时期正值唐朝开拓西域,敦煌在唐建立七年后归属中原管辖。唐平定西域高昌,丝绸之路畅通于是中原与西域贸易频繁,新式纹样源源不断传入,所以初唐时期石窟装饰内容丰富,新式纹样繁多,壁画题材繁多。初唐前期图案主要是大莲花形的藻井(藻井是穹窿状的建筑顶),抬头便可看见井心面里绘了一大朵莲花的造型,井外装饰的其它图样甚少,形象比较单纯简洁,基本是隋代图案的延续;还有一种是井心里画石榴葡萄纹,纹样为“十”字或“米”字形与圆环套层层叠加的样式,且有写实和写意两种形式。初唐石榴纹带着浓重的隋唐风格“石榴纹是由两片忍冬叶相合状如桃子形象,有的剖面露籽。”是对这石榴纹图案的详细描述,其实这两种可以分开来作为三种代表性的纹样,石榴纹、葡萄纹和莲花纹,都是初唐时期敦煌的精彩文化。

说过了壁画在顶饰上的图案类型,初唐的边饰也有许多丰富的造型,层次较少主要有卷草纹、团花、莲花纹、几何纹。初唐出现的三种草纹样,互相缠绕又极有节奏韵律,叫做缠枝卷草纹样,即缠枝莲花纹、缠枝葡萄石榴卷草纹、缠枝百卷草纹,它们同时并存,亦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它们具有相同的纤秀华丽的初唐风格又各自有各自的气质特色。还有初唐背光与华盖也是一大特色。背光已经从北朝的火焰纹饰转向华丽的卷草纹和团花,随着唐朝的繁荣昌盛纹饰愈加华丽。对于华盖的描述也是精彩绝伦,例如“初唐华盖形式多样,有的呈圆形如伞,内悬莲花”或是“如莲花卷草,或缠枝石榴绽放于空”。这样看来莲花,石榴葡萄等草纹确是当时常见又有魅力的装饰造型了。

在盛唐时,敦煌依旧隶属中原管辖,随着盛唐的空前繁荣,敦煌石窟壁画的造诣也达到了顶峰。相比于初唐时期,盛唐的藻井更加的华丽繁复,那时藻井作为窟顶部的华盖形式,结构已已经在发展的过程中基本定型,即由井心的莲花纹样、井外一些边饰图案和垂幔三部分组成。井心莲花层次多,显得复杂中带着井井有条的秩序,组合起来又华丽又富贵,极有那时是盛世宝相。这时的藻井中心的方井团花样式又可以分为四种:桃形瓣莲花、叶形瓣莲花、团花形莲花、杂花形莲花。个个都比初唐时期的花样显得更复杂,技术要求更高了一些,视觉效果上也显得更加色彩鲜妍,珠光宝气了不少。

盛唐边饰也更加不一样了些,边饰作为石窟装饰的基本形式,到盛唐已经到达巅峰,和初唐时基本没有的地位相比,如今窟内四周、佛教传入的经变画四边以及佛菩萨的背光均有边饰的存在。但这些边饰还是以卷草纹为主,但其中的茶花卷草纹算是一种新鲜流行的纹样,为之后中唐茶花纹边饰敲响了前奏。除了花草卷纹,几何纹也有一些地方可以得见,因为几何纹自北朝之后基本不流行了,但在唐代又以新的面貌成为了时兴纹饰,令人耳目一新又有些许复古之感。

还有盛唐背光与华盖也。并不是像初唐时期那样的简朴风格,而是盛唐的财富和技艺水平所带来的那份底气,自信中又带着一份华丽和辉煌的时代特色。盛唐佛背光装饰基本形式是以弧形和环形连续纹组成的,装饰纹样包括了之前所讲的所有边饰中的各类纹样,另外还有葡萄莲花圆形的单独纹样、桃形莲瓣的连续纹样,这代表了盛唐时期佛背光装饰纹样的基本特点,百花草纹约与茶花卷草纹同期,绘饰较多,不仅是绘于四壁的边饰,亦装饰于佛菩萨的背光、头光中,是公元8~9世纪广为流行的时兴纹样。茶花纹头光是天宝年以后佛背光装饰代表佳作,在前期基础上的改动更显得精致贵气。除了纹饰的变化之外,盛唐后期的华盖也出现了各种角度的变化,有仰视、俯视、侧面这样多角度转换,这也是唐代图案里特有的装饰。

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敦煌的起落也象征着唐代这个盛世王朝的繁华初始到简易的落幕,时代不停地向前发展,这些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便是我们追忆和感动的历史记忆。

热爱生活就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收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等到你失落的眼泪滴入心里的土壤,那就会开出花来。

本文章仅代表笔者观点,不代表摄影师敖日格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