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莫高窟 >> 莫高窟发展 >> 正文 >> 正文

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探秘莫高窟三

来源:莫高窟 时间:2022/7/7

??

08

号洞窟

该洞窟建于隋代,整个洞窟氛围感觉与前几个洞窟不一样。顶部上方为人字坡顶,西边有一个佛龛,中央还有一个中心塔柱,但是这些塑像有一个细节,头大方脸,脖子粗,往下看,上半身稍长点,下半身偏短一些。所以隋代塑像有种感觉,头重脚轻,这打破了人物比例,感觉不和谐。但这其实当时工匠刻意而为之的,当时工匠在塑造这些塑像过程中,他们要考虑过一个朝圣者观看角度的问题。试想一下,古代人来洞窟目的是拜佛求平安,是跪着去看的。如果像古代人一样,深情地跪下,仰望佛像,根据近大远小,佛像的头部,上半身和下半身,这是一种和谐,所以从这里看到当时工匠的一种苦心经营。同时佛像的这种审美不同于南北朝以清盛为主,也不同于唐朝时期以丰韵为美。它有这样一个特征,肚子全部是鼓出来的,这种审美称为鼓腹唯美,是受到印度笈多王朝影响。

印度笈多王朝认为人的肚子能鼓出来,证明这家人比较富庶,所以鼓起的肚子是种象征符号,象征着繁华。而菩萨和佛相比较而言,佛肚子鼓出来弧度要更明显一些,也代表他们地位是不一样的。

佛像的手势全部都是一手为慈,一手为悲,说明这三身佛像都是弥勒佛像。弥勒是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才下至成佛,成佛之后要开三场法会,分别普度96亿人,94亿人和92亿人。感化这么多人之后,整个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改变,人的寿命能够延长至岁。所以对古代百姓来说,弥勒佛所去的弥勒世界是衣食无忧的美好世界。

这边所供奉的是弥勒三会,古人也希望自己能够往生弥勒世界中,这反映出古代一个信仰思想的改变。

同时再看一个细节,壁画所画的内容同样是千佛,但这种千佛样式不同于唐朝,也不同于西夏,它画的很密集,而且颜色更加丰富一些。颜色以黑色,绿色,红色,蓝色这四种颜色为一组,依次排列,依次绘制,而且每一排要错开来绘,这样看起来感觉,横着看是成行的,但是斜着看它是成条的,这一条条营造一种佛佛相切,光光相继之感,仿佛整个洞窟是被佛光所笼罩着,由此来强调通过一种神圣性和一种宗教意味。

??

09

61号洞窟

这个洞窟建于五代时期。在这一时期,莫高窟开的非常密集,没有地方开新洞窟,因此五代人想到一个方法,他们将洞窟甬道进行延长,相当于一个深挖掘,在里面开一个大洞窟,所以五代的洞窟规模大,甬道长,但是这样有一个不好的地方。

门的两侧是两个隋朝洞窟,分别是62和63号窟。因为61号洞窟的开凿将这两个洞窟给破坏了,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到莫高窟洞窟的饱和,所以五代之后,人们深挖掘发现无法开洞窟了,他们便想到一个办法,将前朝的洞窟进行装修与改造,才有了重层壁画,所以甬道的壁画是西夏时期所重画的,怎么证明?这个地方有西夏文字出现。

它画的内容是星象,上面是中国星象,二十八星宿,每四个为一组,坐在祥云之上,而且穿着打扮是文官样式,手里拿一个护板,下方是九样,金木水火土加太阳和月亮是七样,又有日常月食,因此是九样。

红头发这个神代表火星,手里拿一团火焰,这边一个女子拿圆盘,这边一个男子拿圆盘,分别代表月亮与太阳这两个神仙,除此之外,这边是一个恶神,绿颜色身体,三头六臂,手里提一个人头,所以他代表日食与月食这两个神。除此之外,这里还出现西方星象十二星宿。

(双子座与摩羯座)

(双鱼座与巨蟹座)

值得一提的是处女座,画法为两个小女孩。十二星宿最早是隋代时期,跟着佛经传到中国的,但在翻译的时候,将处女座翻译为双女座,因此有这样一个画法。

这个洞窟在五代时期由曹氏家族所开凿,这个洞窟也被称为曹家窟,曹家开洞窟有几个标志,首先往上看,每个角落处有一个前角佛龛,在佛龛里面所画的是一身天王形象,一个洞窟有四个角落,所以这边当时所画的是四大天王,它们分守于洞窟四个角落,代表一个正窟护法的作用,不过很可惜塑像坍塌了,但是注意碑上这边放大看是一节狮子的尾巴,在佛教里面,乘坐狮子的是文殊菩萨,所以这边所塑的是文殊菩萨的造像。

文殊的道场是五台山,所以西壁这边所画的便是五台山全景图,长度有13.5米左右,高度3.5米左右,总面积近乎46平方米,所以这一幅壁画是莫高窟最大的五台山全景图。这类似于一幅地图画,但古代地图没有比例尺,当时工匠在中央寺庙地点旁边要用一个小竖条称为榜题来记录它的名字,所以这里面一个有条小竖条,条榜题,所以我们研究寺庙的变化,建筑的变化,地名改编,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

这位置还有一个《大佛光之寺庙》,两个僧人正是看到这个文字才有这样一个灵感,他在五台山所看到的佛光寺可能是唐代建筑,由此找到中国第一个唐代建筑,所以这样一个榜题对于中国建筑学是有深远意义的。

里面穿插有多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不同职业,不同身份,所以这一幅壁画堪比于清明上河图,对研究古代风土人情是一个资料,所以这幅洞窟因为这一幅壁画而得以出名。

这个位置是曹家开洞窟第二标志,他们要画家族人物形象,所以这边所画的是曹家女眷人物形象,画的都是女子,但是古代所讲的是男尊女卑,两边是曹家女子画像,那么曹家男子在哪里?

注意一个细节,看一个排列,人物个头会逐渐降低变矮变小,说明这样的排序是按人物尊卑排序,试想一下,男子地位如果比女子地位要高,应该是在前面的。

所以再往前画,应该在甬道两侧,所以在五代,甬道两侧是男子画像,很可惜被西夏壁画给盖住了,所以目前看不到。每个人物旁边有一个榜题,写着他的名字,而且人物大小近乎一个真人大小,这说明这些人物也成为这个洞窟需要礼拜的对象。那么谁来礼拜他们呢,大家想象一个场景,61窟开凿好之后,过20年30年,乃至年,曹家子孙后人来洞窟,他们看人物形象,看名字做一个指认,这位是我奶奶,这位是我姑姑,所以洞窟不仅是一个拜佛礼佛的场景,更主要是曹家一个祭祖的地方,所以61号窟是曹家一个祠堂。

所以这样的题材出现,早期洞窟是没有的,唐代隋代都没有,这也说明洞窟开凿性质变化了,早期以宗教为主,后期变得世俗化了。

??

10

96号洞窟

洞窟编号为96号,当时有一个背景,武则天要登基称帝了。古代时期一个女子当皇帝很困难,所以武则天将自己称为是弥勒佛转世,便下令在全国各地修建弥勒佛像。这洞窟也是由此而开凿,洞窟建于公元年,前前后后用了12年时间修建而成。注意看一个细节,佛像是弥勒佛,一手为慈,一手为悲。但她穿的衣服样式不是佛的衣,而是女性的服饰,一件抹胸,所以很有可能这个佛像是完全依据武则天塑造而成。因为佛像高有35.5m,仅次于四川乐山大佛高71.6m和四川荣县大佛高36.67m,排行第三。而它塑造方法很特殊,这种塑造是石胎泥塑,在一个山崖开采好大体轮廓,先敷粗泥,再敷细泥。最后绘制原彩,因为佛像是用泥巴泥塑而成,所以有外面一个九层楼阁,这楼阁里面没有台阶,人完全上不去。它的作用是对大佛像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避处,相当于是一个保护罩。

这佛像很可惜一点,颜色经过清代所重绘,所以比较鲜亮。而且看到下方这边是有清代才有青花瓷图样,因为这佛像只有脚部没有上色,所以目前来说脚部是唐朝原作。虽然能看到唐代这种审美,以丰韵为美,脚部比较宽厚。佛脚指甲盖的厚度有3.5cm左右,所以它算是比较精细的,光看这指甲盖儿就是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

下方这位置有两个小洞口,这两个洞口与敦煌这边一个习俗有关。当地百姓会在每年农历4月初八打洞窟绕佛礼拜,所以佛里面有一个宽约2m隧道。这两个小洞口起到采光和通风的作用。目前这个习俗依然保留着,如果各位游客有时间有机会能赶在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这天来莫高窟参观,就会发现这洞窟木头栅栏会为游客打开。游客可以从佛脚处绕到佛里面去,男左女右,绕佛三圈,祈求家人平安。

??

11

号洞窟

窟建于盛唐大历11年,公元年。此洞窟同样是李家窟,就是号洞窟的李家一个后辈所开凿这样的洞窟。里面有这样一身,长度为14.7m的卧佛。但卧佛仅仅是民间的俗称,准确点应当称呼为涅槃。涅槃它只是生,指的是风吹散,火熄灭。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就是一个笑卧状态。但是佛祖或佛弟子认为生是大梦,死是大学,所以死亡消散不是一种终点,是一种解脱。通过死亡可以摆脱肉体的烦恼,使灵魂能够达到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称为长乐我尽。

其实佛教徒一度将涅槃视为自己最高的目标,里面这个佛像所表现的正是佛祖释迦摩尼在八十多岁,因为功德圆满要涅槃的样子。虽然这种卧姿很特殊,是头南脚北,成右斜卧,这种卧姿称为狮子卧,是要区别佛与凡人的卧姿是不一样的。而且注意一个细节,他的眼睛都是微微睁开的,试想一下,如果眼睛闭上,这尊佛已经去世了。但涅槃的含义是不死之死,不灭之灭,他肉体消亡了,灵魂是要永存的。所以眼睛睁开证明他的灵魂心灵是没有磨灭的。通过这个细节表现出涅槃的含义,生死而道义不灭。这个佛像很有意思,它的胎体轮廓是唐代原作,因此可以看到唐代的审美以丰腴为主,脸部圆润饱满,身体修长,那种小肚腩微微突出,腰肢非常纤细。整个佛的体态有一种婀娜多姿之感,就仿佛表现的不是佛,也不是老人,像一个少女一般,这也是莫高窟最美一身涅槃形象。那是比较可惜一点是颜色经过清代重绘,而且清代工匠在佛脸部、手部,包括脚部有金箔,它身后呢,是清代时期所重塑的72弟子。

为什么要修72弟子呢?因为清朝时期儒释道不分家了,当时百姓认为佛便是孔子,孔子便是佛。孔子有72位贤士,那么释迦摩尼也应该有72个弟子,所以强行修72弟子。注意一个细节,他们面部表情是各不相同,有人在笑,有人在哭,修行境界是不一样的。有些弟子能够理解涅槃的含义,为佛感到开心。但更多弟子理解不了涅槃的含义,认为佛就是要死亡了,所以为此感到难过。而且敦煌这边有一个习俗,当地百姓来这洞窟就开始从左到右开始数,数自己年龄对应是哪一个弟子,看他是笑还是在哭。如果笑的话,就证明自己今年一年可能会交好运。但是如果哭的话,就会有反制。但有一个细节,如果从右边到数过去,30个之后几乎都是在哭的,所以30岁以后的人就不会再数了。

洞窟顶部上方是一个拱形顶,像一个平面,是一个长方形,就仿佛整个洞窟像口棺材一般,游客要进入到洞窟里面,仿佛身处一个棺材之中。因为洞窟一个结构塑像几乎是契合涅槃的含义,所以这窟在莫高窟称为涅槃窟,也是一个主题性洞窟。

荒漠孤lang

喜欢就让我帮我加一点经费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